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原創IP亮相港國際授權展
  • 相約荔枝碗活動受歡迎
  • 圖書館周感受閱讀樂趣
  • 學者探討華文旅遊文學發展
  • 旅局新加坡路展拓東南亞市場
  • 聆聽教益
  • 坊會冀草堆街增交通指示
  • 建築工程界訪黔體會國家進步
  • 居雅再“甩皮”促正視
  • 團體籲筷子基北灣按時完工
  • 坊會盼動工拆沙梨頭危樓
  • 工聯:促正視氣候變化影響僱員
  • 新中圖基礎工程造價近七千萬
  • 沙梨頭殘危樓拆卸獲批
  • 路氹演練車禍塌方救援順利
  • 外交公署:為澳築堅固“領保長城”
  • 泉港副書記訪福建同鄉會
  • 閱讀日創作賽六十五作品獲獎
  • 妥善貯存護食安
  • 梁族聯誼會誕新閣續團結

六代表倡橫琴創新通關

2015-03-13 00:00

六位澳區人大代表聯署建議橫琴“兩地一檢”、“單邊驗放”。

    先易後難冀先予內地港澳居民兩地一檢

    六代表倡橫琴創新通關

    【本報記者楊冠傑北京十二日電】隨着橫琴開發的不斷深入,橫琴粵澳合作產業園的全面啟動、橫琴口岸新通關安排的落實、澳門單牌車進入橫琴的加快推進,橫琴口岸將逐步迎來旅客量巨大、通關車輛數巨大、人員及車輛往返次數頻密的通關新常態。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陸波、李沛霖、梁玉華、高開賢、崔世平聯署建議,在橫琴口岸“先行先試”實施“兩地一檢”、“單邊驗放”的創新通關模式。

    他們提出多項建議:(一)建議在橫琴口岸“先行先試”實施“兩地一檢”、“單邊驗放”的創新通關模式。隨着橫琴開發的不斷深入,橫琴口岸已落實廿四小時通關、澳門單牌車進入橫琴的推進,包括橫琴在內的廣東自貿區已獲批等,希望中央有關部門盡快啟動全面的調研論證,在解決雙方有關法律法規不統一的前提下,推進“兩地一檢”、“單邊驗放”在橫琴口岸並陸續於其他口岸落實。

    口岸換乘接駁效低

    (二)建議創新思維,對於實施“兩地一檢”、“單邊驗放”難以在短期內突破的法律問題暫且擱置,率先從雙方法律規定易達成一致的部分進行突破。如內地不准入境的人員,澳門方面可能不限制,或依照澳門法律不能限制。在操作層面還存在內地與澳門查驗的出入境證件不統一的問題。如澳門居民在澳門口岸需查驗澳門居民身份證,在珠海口岸則需查驗“回鄉證”;又如台灣居民在澳門口岸可以查驗“護照”,在內地口岸需要查驗“台胞證”。

    建議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越性,將“兩地一檢”、“單邊驗放”的適用範圍率先開放予兩地法律規定容易達成一致的對象,如內地居民、港澳居民。台灣居民、外國護照/旅行證件人士則繼續沿用現行的“兩地兩檢”模式。現時內地居民和港澳居民佔絕大部分,此舉可有效提高通關效率、減輕兩地人員編制等成本。

    (三)現時由於橫琴口岸與蓮花口岸(路氹城邊境站)之間由蓮花大橋相連,旅客落車通過一道關口之後須換乘接駁車輛前往對方口岸再次通關,造成通關效率偏低、資源利用率不高等問題。正在規劃的“橫琴口岸暨綜合交通樞紐”將達到每日接待廿二點二萬人次的規模,現在澳門的蓮花口岸通關能力每天僅為五萬人次。蓮花口岸應具備與之匹配的規模,避免日後人潮經橫琴進入澳門時,造成“瓶頸”效應,以及兩邊通關效率不協調。

    冀橫琴新口岸預留

    建議參考深圳灣口岸模式,在“兩地一檢”、“單邊驗放”創新通關模式不能直接落實之前,支持將澳門蓮花口岸遷至橫琴、與橫琴口岸聯檢大樓連接,在新建設的橫琴口岸暨綜合交通樞紐率先實施“一地兩檢”通關模式,並在規劃設計上為“兩地一檢”、“單邊驗放”創新通關模式作好充足準備。同時,實行創新通關模式,還是澳門輕軌與廣珠城軌在橫琴口岸無縫對接的需要,為旅客提供更多方便之餘,亦不會增加人員編制壓力。

    (四)建議盡快修改完善“橫琴口岸暨綜合交通樞紐”規劃,預留“兩地一檢”、“單邊驗放”或“一地兩檢”的空間和場所規劃。建議有關部門在口岸正式動工前,前瞻性和科學性檢視上述項目設計,在有關設計方案中預留實施空間和條件,避免出現如此大型的建設項目未來不能滿足通關形勢,或難以整改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