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急救知識講座報名
  • 藝術節推母親節七折優惠
  • 業界促澳內地中亞旅遊合作
  • 瓊參與旅博會推動一程多站
  • 青少年學生書法賽報名
  • 裝備孩子迎戰人工智能時代
  • 城大雅高集團共育管理人才
  • 聖德蘭科普日親子同樂
  • 澳代表出席論壇探科普教育
  • 少林禪武文化研究會成立
  • 珠澳法律青年傳承五四精神
  • 蓮花獅子會成立理監事就職
  • 福州老人會遊穗增情誼
  • 業界嘉興研討新時代新聞攝影
  • 湯澔朗鋼琴獨奏受歡迎
  • 圖書館周活動吸引親子
  • 漁民婚嫁
  • 幻彩大巡遊攝影賽昨頒獎
  • 今多雲有驟雨
  • “下環巡禮”推動多元旅遊

了解身體關愛自己

2015-03-13 00:00

女性社會地位不斷提升,工作量不比男性少。

職業女性工作壓力沉重,應注意安排作息。(資料圖片)

    了解身體關愛自己

    不少人認為“自然家庭計劃”僅提供計劃生育或避孕服務。用家Emily稱,的確很多人有這樣的誤解,不過經過兩年多參與,感到藉計劃可更好關愛自己,學習觀察和記錄自己生理變化特徵,工作和生活上適當安排,減輕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Emily在大四時認識計劃,在指導員介紹和指導下,每天早上便多了一個任務,量度基礎體溫及觀察子宮頸黏液狀況。稱初期會經常忘記任務,記錄表填寫更是丢三落四。不過經過多次學習和嘗試,逐步習慣,透過圖表記錄反映了身體會因生活壓力而導致黃體期不規律及黃體功能失調,而且當睡眠或身體抵抗力不足時,也會影響宮頸黏液的質量。參與計劃兩年多,稱最大的挑戰是個人的毅力和堅持,參與計劃主要目的不是為結婚生育,而是藉此多關愛自己、了解自己,這點正是參與計劃的動力。

    丈夫體貼配合太太

    另一名用家Ken稱,太太是天主教徒,他們去年結婚前參加協會的婚前準備講座,接觸自然家庭計劃。由於婚前已有計劃生育,隨後便參加了計劃。參加前,不太了解女性的生理變化,更覺得有點麻煩,不過通過每日為太太量體溫和記錄,便可以知道太太生理變化及周期,例如在甚麼日子她的身體會較虛弱,讓他可以配合。

    就如婚禮前夕,瑣碎事特別多,剛好是太太的排卵期,在這期間盡量減輕她的工作,婚禮事宜盡量由自己處理,太太有足夠休息,心理壓力也減輕不少。婚後他們到外地旅遊時,當知道太太處於排卵日子,亦會盡量減少行程,避免過於勞累。

    Ken表示,太太亦會根據排卵的周期盡量減少大量工作,以前她總是每月病一次,但安排好工作後,減少患病,更順利懷孕。參加前,他認為計劃祇為希望生育的夫婦而設,但短時間不想生育的夫婦亦可參加,更可從中了解女性的生理周期,讓太太感受到丈夫對她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