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專家理大談AI教研使用
  • 海星知識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 新華歌唱賽誦唱中華經典
  • 理大學士課程招內地生
  • 中德親子運動日溫馨熱鬧
  • 海暉中山畢業旅行拓視野
  • 國家資助澳大美術培訓報名
  • 城大校長赴渝研討英語教育
  • 培華史地問答賽精彩刺激
  • 世界年輕大學澳大排十四
  • 幼兒籃球嘉年華濠幼獲佳績
  • 創新學院學生會新閣就職
  • 國際供應鏈建模賽科大獲冠季
  • 科大嘉許交流生服務大使
  • 聖大港中大活化港公共空間
  • 勞校生赴琴生態研學增見聞
  • 今大致天晴
  • 浸信會愛羣成立十周年
  • 全運殘特奧口號徵集逾三千份
  • (新聞小語)中央撐澳 各界協力建澳

改革公職制度提升士氣

2015-03-15 00:00

    改革公職制度提升士氣

    有人漏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里。今天的澳門,前者比後者多不知凡幾。公務員薪高、假多、福利好,一直是鐵飯碗,近年倍加吃香,調查顯示七成大學畢業生視政府工為終極“筍工”。實情現在的公務員並非想像般好做,流失率低全因待遇高過私人市場。澳門未來發展靠政府牽頭,政府施政則依靠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隊伍,否則再好的藍圖、政策都是紙上談兵。如何為這支三萬多人的公僕隊伍重新注入朝氣,同時在社會創造更多機會予年輕人,促進就業多元,乃當務之急。

    公務員待遇一直高過私人市場,政府近年幾度加薪,每薪俸點由回歸時五十元增至現在七十九元,加之調整職程,完善福利,待遇、福利越來越好,奈何整體士氣仍低。究其原委,是公職制度多年來只是修修補補,核心問題未解決。比較突顯的,是由局長開始到職務主管都是層層委任的晉升制度,以及人治色彩甚濃的評核制度,兩者都沒有一套比較客觀、公平及透明的標準,不要說高官問責成空、向上流動階梯似有還無,就算最普通的年度評核、工作安排、編更等都怨氣不少,官僚味濃。這個“得寵”、那個“受打壓”,總之“滿屋”陰謀論,置身其中豈會有士氣?

    公共行政講依法,循規蹈矩,惜不少公共行政法律、法規及機制趕不上社會發展,掣肘甚多,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唔做唔錯,不鼓勵創新、進取的習氣猶存,對有志之士確係大打擊。久而久之,鬥志消磨,奈何屈於超高生活成本的現實下,求安穩、捱驢仔只為份糧、求養家者大有人在。如此公共行政談何理念、績效?

    是以社會、公務員對新屆政府檢視整套公職制度、精兵簡政有期望,包括高官問責落實,希望新一份施政報告有所回應。公共行政問題積習已久,社會討論多年,可行性建議也不少,難再以調查研究作推搪。即使要循序漸進,未必有即時見效的變革,但也應針對性指明方向,落實改革的步驟及時間表,讓公務員有發表意見及參與機會,做到心中有數、看到未來,士氣及績效才有望漸漸回升。

    公務員一年多過一年,按今年預算,尚要新聘二千五百多人,若一切順利,年底澳門或有三萬五千多名公務員,是多是少見仁見智,但不斷膨脹肯定不健康。政府工不應成為求安穩者的天堂,其薪酬待遇亦不應長期不合比例地高過私人市場,獨霸社會精英,不然就如現在般,政府一搞公開招聘,整個人資市場就大地震。人心浮動,不利於私企經營及社會發展,亦不是成熟兼進步的社會的應有現象。

    特區政府一方面要搞好公職制度,發揮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全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增加私人市場的機會及勞動報酬,使財富分佈較為平均,如此澳人才不會一窩蜂向政府工靠攏,澳人的才能方有所發揮。否則就是惡性循環。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