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中總文康部會員遊新會
  • 菩提禪院浴佛法會祈福消災
  • 新聞特搜
  • 閩澳文化交流團拓眼界
  • 澳青哈爾濱考察智能化釀酒
  • 澳青認識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
  • 東井圓佛會浴佛法會派米
  • 視助會辦母親節音樂會
  • 助殘日嘉年華明舉行
  • 自閉症協親子遊橫琴
  • 佛誕節祈福會願民心康泰
  • 社研會關注長者安寧照顧
  • 亞太區天主教童軍來澳朝聖
  • 婦聯赴澳大講解催眠治療
  • 研照顧者津貼擴受惠
  • 宣城副市長訪閩台總商會
  • 新時代列車“澳門號”大有可為前景光明
  • 講座邀女企業家分享心得
  • 三明政協主席訪客屬總會
  • 食店涉假聘用三人法辦

優化步行系統應持之以恆

2015-03-19 00:00

    優化步行系統應持之以恆

    公交優先、推動步行、減少車輛為政府陸路交通運輸政策的三大重點。數年過去,車輛依然高速增長,交通壓力有增無減,公交優先舉步維艱。剩下來的推動步行,當局近年努力優化步行系統,但要達到推動居民樂於步行,仍有差距。有團體提出增建松山行人隧道,可行性還需專業驗證,但再度提醒社會應該多思考優化步行系統,以鼓勵居民環保出行,減少公交和道路壓力。

    彈丸之地,卻有二十多萬機動車輛,令本澳成為全球車輛密度最高城市之一,亦令交通問題成為最困擾民生的死結之一。政府於一一年推出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以公交優先、推動步行、減少車輛為主軸。隨後,政府推出新巴士服務模式、增發的士牌、推動輕軌上馬。幾年下來,作為優化公交系統最重要一環的輕軌,氹仔段首先施工,但基於種種原因,進度極為緩慢。澳門段走線未有定案,輕軌啟用遙遙無期。新巴士服務實施後,巴士班次有提升,但乘搭人次同樣急增,搭車難依然如故。控車增長更似空話,多年來未見政府有任何實質舉措,車輛持續增加,最終令交通死結越來越難解。

    澳門是小城市,本應鼓勵步行,但過去城市發展規劃總欠缺優化步行環境的考量,導致今天本澳步行環境變差。尤其住宅區與商業區之間欠缺便捷的步行路徑,令本地人逐漸習慣以車輛代步。優化步行環境上,當局近年有過努力。數年前,本澳首條自動步行系統在氹仔望德聖母灣落成啟用,將路氹城與龍環葡韻、氹仔舊城區連成一體。隨後,當局推出湖畔花園至龍環葡韻步行徑、小潭山觀景台步行系統、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綠廊、亞利雅架圓形地行人天橋等四條步行系統。

    相比於離島,人口密集的澳門半島其實更應盡快優化步行環境。目前當局已展開雀仔園愕街扶手電梯、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計劃,兩條步行系統落成後,除方便居民前往松山及山頂醫院,更重要是在荷蘭園與新口岸間架接了一條便捷行人路徑,有助鼓勵居民選擇步行。

    松山是分隔新口岸與澳門中區的天然屏障,時至今天,新口岸已發展成重要商業區,高士德、筷子基則成為住宅區。一山之隔,由於步行環境不暢,前往新口岸一帶,居民只能以車代步,無形中亦增加了交通壓力。有見及此,有團體建議當局在松山隧道旁開闢一條行人隧道,連接新口岸與高士德、筷子基。並估算,若建成松山行人隧道,由筷子基北灣步行至新口岸皇朝區只需半小時。有關建議在一項網上調查中,得到逾九成人支持。無可否認,在松山隧道旁開闢行人隧道,有助提升居民步行出行意慾。但目前松山隧道新口岸出口位置為本澳主要交通幹道,行人設施欠奉,要令行人隧道能發揮真正功效,必須從完善整個新口岸區步行環境入手。

    社會上提出松山行人隧道計劃,雖尚屬構思階段,政府不妨認真研究和擴大諮詢範圍,看看能否付諸實行。畢竟,真正落實優化步行環境,或許方是解決本澳交通死結的良方。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