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研院全國憲法賽報名
  • 新華夜中學生了解監獄運作
  • 隆都同鄉會參加沙溪非遺周
  • 珠澳兒童繪本填色報名
  • 雙水同鄉會考察閩兩企
  • 工聯筷子基七感分享會月底辦
  • 圖協訪珠海金灣圖書館
  • 張權藥廠贈街總兩中心破痛油
  • 青進協考察深合區民生建設
  • 工聯氹服描繪人生首張照片
  • 建築師協出席粵導則審查會
  • 警惕假冒現金分享騙局
  • 青海領導訪省級政協會
  • 分享會交流第四橋建造技術
  • 建安協新閣就職不忘初心
  • 豐澤政府泉州同鄉總會簽約
  • 科技界積極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
  • 冀政協副主席訪僑總增聯繫
  • 菜農桌面演習應對極端天氣
  • 福校認識“風暴潮”避險

風物長宜放眼量

2015-03-21 00:00

    風物長宜放眼量

    加強中國歷史文化及國情教育

    一、中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對青少年成長成才有重要意義

    1.習近平主席去年十二月在澳門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面向未來,加強青少年的教育培養。澳門青少年是澳門的希望,也是國家的希望,關係到澳門和祖國的未來,要實現愛國、愛澳光榮傳統代代相傳,保證‘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就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培養。”了解中國國情,理解並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學校要着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深入淺出地講解國情知識,令他們明白國家、澳門今天取得的成就實在來之不易,提高辨別能力,分清是非,做到有人格,有抱負,有承擔,從而培養一批批愛國家、傳承澳門優秀傳統的年輕人投身社會,這樣,澳門的未來就有希望,也一定能夠再創發展的高峰。

    2.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涵蓋的內容包括思想、學術、哲學、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天文地理、農學醫藥、科學技術、出版印刷、圖書博物、文化典籍、文物收藏以及衣食住行、價值觀念、社會風尚、民間習俗等。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在無形中洗滌着每個學習者的靈魂,淨化着我們的精神家園。歷來,評價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如何,實際上就是視其歷史文化底蘊的深厚和文化水平的高低。我們祖國的歷史文化,佈滿歲月與年輪的烽煙,遍灑熾烈的熱血與熱淚。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史卷,記載着舉世聞名的發明與強盛,記載着人民共和國的創業與飛騰,更記載着中華兒女為國家的生存、獨立、富強、繁榮而嘔心瀝血、艱苦拼搏的壯歌。熱愛祖國,一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民族之魂。這種對祖國的強烈熱愛之情,是由於依賴着祖國的關懷,使用着自己祖國的語言,從而去繼承民族的優秀傳統,使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同時,會更自覺地、深情地去熱愛祖國山河大地,熱愛中國歷史文化,熱愛億萬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

    3.悠悠歷史,應該銘刻在心。應該站在歷史之鏡前,審視自己的靈魂,用偉大的民族精神來匡正、規範我們的言行。要繼承數千年形成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對中國近、現代歷史,對那段中華民族災難屈辱的歷史,不能迴避,更不能忘卻。要正視歷史,勿忘國恥,要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高度責任感。要提倡經常關注國內外時事大事,了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關注祖國在當今世界所處的地位變化,運用正確的理論,分辨是非,理解形勢,增強愛國主義感情。

    二、在學校教學中加強中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

    1.堅定信念,矢志不渝。歷史文化教育和國情教育的本質意義就是使學生知國、愛國、報國,即在全面地、歷史地、實事求是地認識祖國文化、我國國情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觀念,培養熱愛祖國的道德情感和報效祖國的意志品質,其核心就是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基本國情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政治環境穩定,熱愛人民、國土、資源、文化、語言和優秀傳統教育,使學生珍視本民族光榮歷史和對人類所作的貢獻,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鄙視和摒棄崇洋媚外的心理。同樣,中國人民培植的優秀文明傳統,從古至今,代代相傳,一脈相承。因此,我們要積極地從古代文明中汲取營養,同時借鑒世界上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不斷前進,創造出更加光輝燦爛的當代社會文明,以嶄新的面貌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選用合適教材。語文、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可盡量採用內地人教版教材,六十多年的嚴格編製、數千專家的心血結晶、緊跟潮流的教學改革,內地教材的思想性、知識性都堪稱一流,完全應該使用。尤其是歷史課,不能只講到“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甚至只到“鴉片戰爭”前,必須一直講到“改革開放”至今的變化,讓學生全面認識社會主義道路的曲折性、十年動亂的災害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更加珍惜當今的形勢,更加堅定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信心。

    3.豐富教育形式。向學生進行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時,要採取豐富多彩的形式。課堂講授可多使用教學掛圖、課件、錄影等,還可組織參觀、調查、訪問、專題報告會等,使之真正把課內外的教育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向學生進行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的目的。周會、級會、班會,這些都是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中國國情知識”傳授的大好時機,一般來說都是內容充實,信息量大,畫面豐富的,受衆者多,得益頗大。當然,要求主講者要材料充足,有一定的演講技巧,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另外,還要巧用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通過比較,從而探尋正確的道路和適宜的措施。國情教育要進行歷史的縱向比較,這樣才能認識中國現實社會所處的階段,才能看清中國的歷史進步、發展趨勢和前景。國情教育只有進行不同國度的橫向比較,才能找出國情中的長短差距,探求適合本國國情的各種問題的答案,從而發人深省,催人奮進。

    4.競賽。多一些組織類似“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競賽”、“中國國情知識競賽”的活動。通過普及型的競賽,可讓學生更充分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中國歷史知識”和“中國國情知識”,增長才幹,提高素質。

    智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