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 AI智能客服應用 首階段支援八語
  • 講者倡善用科技 抓準客群需求
  • 宜昌參旅博會 冀與澳直航
  • 蘇率團參旅博會 推介文旅品牌
  • 休閒旅遊協會旅博會設展區
  • 旅局料“五一”酒店訂房近九成
  • 演藝之都展館開館 推特色藝文
  • 酒店協會旅博會展位 宣傳+配對
  • 旅博會開鑼 料3.7萬人次入場
  • (一家之言)青年提升技能 增擇業機會
  • 字節跳動:不賣TikTok

承載力擴容關鍵在管理

2015-03-27 00:00

    承載力擴容關鍵在管理

    旅遊學院的調查研究報告,佐證了本欄多次提出的觀點,如果不從加強訪澳旅客在時間和地點分佈上做好管理,單單從訪澳旅客的總量調節上着手,不但影響旅遊產業和整體經濟信心,甚至未能徹底解決旅客迫爆旅遊區的問題。

    按調查報告,過去一年旅遊接待能力確實承受更大的壓力。人數指標增加無疑令承載力百上加斤,加上又有鄰埠衝擊自由行客的不良風氣渲染,令居民情緒困擾加深。除此之外,雖然政府在過去一年推出了多項提升城市承載能力的措施,比如延長通關、增加新旅遊路線、酒店供應增加等,為何未能發揮有效作用的原因,非常值得作為未來政策完善的重要參考。

    提升城市旅遊承載力必須通盤、全局考慮,只是完善一部分或單一環節,不但未能取得成效,很可能還有反效果。比如延長通關,雖然可以分流旅客過關時間,減少峰值,但如果城市道路交通和旅遊服務業人手配備未能同步,則承載力飽和的負面效果仍然無法減低,甚至有可能因為通關便利引客而加重問題。

    新旅遊路線未能發揮應有作用,一般歸咎於宣傳和吸引力,其實也歸結為不同社區硬件配套未能跟上、接駁交通不便,甚至旅遊服務質素沒有配套。酒店供應雖然增加,如果訪澳旅客仍然高度集中,加上人手嚴重不足,酒店再多,接待力都會在人流峰點出現飽和,導致服務質素下降。旅遊旺季過度集中,除了增加人手壓力,經營效益亦不佳。

    不論內部承載力配套如何改善,始終不能繞過特定時間訪澳旅客上限管理,就是嚴格控制節假日訪澳旅客總量,讓更多旅客分流到平日。除了靠內地帶薪休假制度落實來改善旅客出行過度集中,也應該是特區政府未來與中央商討優化自由行的着眼點之一。澳門可以先做好訪澳旅客消費效益調查,看看節假日和平日訪澳旅客如何配置,才能達到最佳經濟效益。

    做好旅客種類分流配置,還有一個很現實的考慮:把不同類型和消費偏好的旅客集中在一起,最終結果必然是“劣幣驅逐良幣”,無可避免導致訪澳旅客質素下降,傾向低消費和低經濟效益,文化深度旅遊市場無法培養,遑論建立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關於優化旅客結構,另一個不能繞過的問題是區份功能分工。如果即日來回購物客流不能從總量上控制,尤其不能從中區旅遊點退出,則世遺城區永遠無法發揮其文化旅遊功能。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