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烏稱俄發動新一輪導彈襲擊
  • 美援外助長戰火
  • 胡塞稱再擊落美軍無人機
  • 美擬援烏“愛國者”導彈系統
  • 美網民:為何大學安插狙擊手
  • 美媒:手機助力學生抗議活動
  • 美50高校反戰挺巴
  • “美國去死”宣傳冊瘋傳美高校
  • 長春三人放狗咬死流浪貓被罰
  • 美高校反戰抗議浪潮延至法國
  • 清華大學設人工智能學院
  • “跑冰排”
  • 國航擬購百架C919
  • 純電驅人形機器人“跑步”登場
  • 穗白雲區龍捲風五死卅三傷
  • 國產視頻大模型發佈
  • 日“極東”藥廠遭勒令停業
  • 美禽疫蔓延多州蛋價漲
  • 美今年首家銀行倒閉
  • 龍捲風襲美多地進緊急狀態

日核災區食品入台須查清

2015-03-27 00:00

    日核災區食品入台須查清

    台灣多家大型食品進口貿易商被曝私下更改食品原產地標籤,違規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鬧得人心惶惶。“衛福部”食藥署二十五日宣佈,雖然目前沒有檢出有輻射污染的問題食品,但須在二十七日午夜前全面下架回收,以策安全。這次事件所暴露的違規進口食品行為和監管漏洞,在島內引發廣泛爭議,也應該引起本澳的警惕。

    日本核災區食品蒙混進口受到高度關注。資料顯示,如果長期進食含高劑量放射性物質的食物,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不可掉以輕心。

    台灣是日本食品第二大輸出地,日本於二○一一年發生“三 · 一一”大地震後,因輻射憂慮,台灣暫禁進口來自日本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五個縣的食品。今年二月初,基隆海關的稽查人員撕開某瓶日本龜甲萬醬油中文標籤,發現下層卷標的日本漢字寫着產地是千葉,而非中文標籤的北海道,揭開此案序幕。從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間,食藥署會同“警政署”保七總隊與五個地方衛生局,全面稽查全台十大進口商。截至二十六日,已清查數千件產品,發現共有十三家進口貿易商的產品標籤造假,已封存疑似違規產品逾一百噸,並命業者立即通知下游業者預防性下架,下架名單增至近三百項,抽樣送“原子能委員會”檢驗產品三百六十多件。

    萬幸的是,送檢食品驗出沒有輻射污染,讓有關消費者放下心頭石。但蒙混過關的食品如何被更改產地標籤?是台灣進口業者自己造假,還是日方生產商所為,抑或互相串通?責任必須追查清楚。

    從食藥署揭發此案的過程發現,日本的食品產地“代碼”頗具“隱蔽性”。例如, 海關人員檢查日本某杯麵,其上都標示製造者、地址,標註代碼位於容器底面下段右端,查核員檢視杯麵底部只發現“關東工廠製造…A”,再上業者日本網查詢對應製造工廠,才找到A代表“關東工場(茨城縣取手市)”、F代表“靜岡工場(靜岡縣燒津市)”等。問題食品的真實產地祇有百分之五為日文標示,其餘九成五以代碼呈現。而且,由於每家食品業者、進口商所用的代碼可能不同,因此需逐一在日本業者官網輸入查詢,才能找出核災區食品代碼。食藥署人員花了大量精力核對代碼,才得以發現由核災區生產的食品,而之前未被攔下的產品已進入市場。無疑,日本食品這樣的代碼設計,容易被奸商魚目混珠,有機可乘。進口業者可藉貼標方式申報不實食品產地,將日本核災區製造的產品改掉產地報關。

    對於這次事件,涉案進口商與“衛福部”互相推卸責任。進口商召開記者會“喊冤”,稱進口食品產地由日標直接翻譯而來,並無竄改,已與日本出貨商確認代碼的意義,但出貨商並非製造商,無法釐清。有的聲稱是“被日本出口商誤導,不了解產地代碼正確與否”, 他們還指“衛福部”應公告哪些代碼來自污染地區不得進口,讓業者有所依循。事實上,去年十月底,“衛福部”食藥署曾預告,福島等五縣以外的食品,需檢附日本官方的產地證明與輻射安全證明,才能申請輸入台灣,但遲遲未正式公告。

    迄今“衛福部”幾乎肯定有關產品在日本境內就已用中文貼標造假。其負責人說,依規定,日本食品輸台報驗時,產品就要張貼中文產地標籤。進口商對於產品外標籤與內標籤及產地代碼是否了解,全案是否涉及台日雙方不肖業者勾結,有待日本官方介入調查。

    這次威脅到民衆健康的重大事件,從案發、追查、公佈到處理,過程歷時一個多月,前段反應緩慢,“衛福部”食藥署處理上存在時間落差,民間對事件的批評是“廠商無良、政府失責”。面對民衆的批評,台灣有關部門除查本地進口商,還應敦促日方,深入調查這宗“貍貓換太子”案,盡快給台灣方面一個清晰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