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 內地首季黃金消費三百噸
  • 金價衝高 買金客少兩三成
  • 與人類智能有差距 AI“入屋”需時
  • 八大變革引領智能工廠建設
  • 修水旅遊推介 與澳客源互送
  • 賀州打造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 大健康產品整合 促琴澳旅業融合
  • 南京文旅推介 展四季風貌
  • 旅博會促逾30項目簽約
  • (一家之言)做好服務創新產品 破悶局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催生青創 更要培育

2015-03-28 00:00

    催生青創   更要培育

    澳門經濟陷入深度調整,政府力鞭青創,冀借助文創等新興產業走上發展道路,撫平一業獨大對經濟造成的傷害。青創成為社會熱話,政府在新一年為青創措施加碼,到底是隔靴搔癢還是靈丹炒藥,還需時間驗證。不過,扶助措施有否從用家角度出發,有斟酌餘地。

    如本版有青創業者認為,政府推出扶持政策時,要了解創業者真正需要,並非一味“放水”資助便成。對部分創意澎湃獨缺創業起動資金的年輕人而言,青創資助計劃提供的免息貸款,確有助早日實踐創業夢;但對於未被創業資本絆倒的創業者,卻往往被繁瑣的資助申請表“打倒”。

    如有創業者坦言,最初捧着“成寸厚”的申請表,很有耐性填寫,後來發現單是填表已消耗相當時間成本,有感扶助措施門檻太高,大量文書工作令人大感吃不消,更有被刁難的感覺。考慮到計劃所批資助金額,最終還是要還給政府,若申請條件同樣需要有抵押品,何不直接向銀行申請?最終寧願自己在生意上更拼搏一些,放棄申請政府資助。

    很多青年亦承認,澳門青創和中小企資助政策並不比鄰近地區遜色,問題是行政手續如何更能體貼中小企和青創的實際情況。比如沒有充裕的人手和時間應付文書工作,政府可以考慮簡化行政手續,而多與創業者接觸,以更適合青年人的方式設置申請程序,比如面談直接“賣橋”,以創新理念及對推動文創、多元經濟作為申請貸款的主要考量,並與審批貸款的額度相掛鈎。

    除了資金,創業路總有難以預計的風浪,如何讓初涉商場的年輕人面對逆境時游刃有餘,更需要各種經驗分享“天書”。除了成功經驗值得參考,一些經營失敗的個案更能起警示作用。

    絕少年輕人創業初時已有全盤“冇甩轆”計劃,大多數都在有太多未知數的環境下跌碰成長,僅設定一個“止蝕位”便豁出去“搏一鋪”。損手爛腳難免,若可捱過三、五年,便基本有存活“抗體”,可穩當地經營下去。倘要少走冤枉路、減少損手機會,創業路上的經驗分享,確實要比免息貸款更有扶助意味。月前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在港演講,分享創業心得,不少身處創業起跑線上的人都有拜讀,衝破不少創業盲點,開揚思維。

    當然,無政策可以寫包單保證“只有成功,不能失敗”,但鼓勵創業催生新項目後,更要為青年人漫長的創業路提供不同配套服務,培育逐步成長,才是負責任的政策。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