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 AI智能客服應用 首階段支援八語
  • 講者倡善用科技 抓準客群需求
  • 宜昌參旅博會 冀與澳直航
  • 蘇率團參旅博會 推介文旅品牌
  • 休閒旅遊協會旅博會設展區
  • 旅局料“五一”酒店訂房近九成
  • 演藝之都展館開館 推特色藝文
  • 酒店協會旅博會展位 宣傳+配對
  • 旅博會開鑼 料3.7萬人次入場
  • (一家之言)青年提升技能 增擇業機會
  • 字節跳動:不賣TikTok

全福事業動力(八)

2015-03-29 00:00

    全福事業動力(八)

    上文提到自主的重要性,瑞氏更指,人類歷史進程總是向着更自主的方向推進,因此乃人類的天性。多數具價值的突破性創意,都是來自享有工作內容、時間、方法均自主的創建者。因操控祇帶來服從,自主才能帶來深度投入感。

    唯才是用成強者

    投入感和專精,都是具價值的創造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沒有任何職員在用自己不認同的方法下,仍可深度投入地達成自己不認同的目標。如前述,獎勵的目的是鼓勵職員按固定的方法做固定的事,以得出固定的答案或結果。此方法於以重複機械性工作為主的工業時代,的確很有效。

    隨着知識型經濟世紀的到來,工作的性質越來越跨業,且越來越需複合型識見去解決大量複雜問題,即需事業者具深度投入,才能專精地解決問題。故平氏認為,專精是新世紀事業的第二種動力。蓋洛普的一項調研發現,在美國有超過50%的事業者對工作不投入,更有近20%的事業者極不投入,令每年生產力損失3,000億美元。

    諮詢公司麥肯錫的調研更發現,一些國家祇有2-3%的勞動力對工作高度投入。投入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元素,若每個人祇發揮5%的自我價值時,被埋沒的95%的價值不但是每個人的損失,更是家庭、組織以至整個國家的損失。這也解釋了為何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的強勢領袖李光耀,可充分發揮絕大部分事業者的才智,把資源貧乏的星洲小國提升至亞洲四小龍的高度,更成為不少比它大得多卻開放的國家和地區所學習的對象。

    心流致更大財富

    哈佛學者特里薩 · 阿馬布勒(Teresa Amabile)指出,你會發現一些事可讓自己得到深層滿足又很具挑戰性。無論在藝術、科學或商業上,渴望從事及征服這些挑戰的慾望能激發起最高層次的創造力。這也如筆者所言的,因該事務的本質(而非它將為你帶來外在金錢)之故,你極度渴望從事之並於過程中已獲最大滿足感和享受,故其成果所帶來的現金或物質獎勵回報祇是副產品。諷刺的是,在長期角度而言,這類事業者反獲更多的物質回報。因時間是所有追逐短期投機的機會主義者的照妖鏡,故巴菲特也言:“潮退才知誰在裸泳。”

    如前述,創建心流概念的希氏以“心流”來形容前者在巔峰時刻的境況,即正在從事的活動跟個人的天命能量挑戰完美匹配,感到深深地活在當下和感到完全的掌控,以至專注到忘記時間、地點、人物,甚至忘記自我的存在,覺得自己是在極度滿足及享受而非工作,這也正是全福人生思維所推崇的事業人生模式。因有甚麼比每一天絕大部分時間都極度滿足於所從事的業務的事業者更幸福?故若組織是沒有心流現象發生之地,其代價將極高。

    微軟、豐田等國際名企已意識到,有利產生心流的環境有助事業者的專精,從而提高生產力和滿意度。另一項對美國工業界1.1萬位科學家和工程師的調研發現,欲進行腦力挑戰(即欲掌握新的或有意思的東西)的渴望越強烈及越迫切者,其生產力越強,比起被金錢激勵的科學家,被此內在慾望激勵者,其發明的專利更多,因前者在工作時很少達至心流現象。

    調整工作遊戲化

    年輕遊戲設計師陳星漢指,絕大部分電玩遊戲祇令玩家沉迷,因升級都循一條固定路線,一旦失敗便“Game Over(玩完)”。基於心流論,他認為電玩應給予玩家心流體驗,故他設計的遊戲,允許玩家在他們喜歡的道路上探索,若失敗祇會把他們帶到跟其實力相當的等級,而不會Game Over而需從新再試之。結果,這個稱作“浮游世界”的遊戲引起轟動,其線上免費版玩家超過300萬;付費版下載超過35萬次,且獲不少獎項,故他創立一家公司並從索尼手上贏得三個遊戲的開發合約。

    故筆者建議精明又需從事煩瑣日常工作的組織盡量設法予職員自主,以增加其心流體驗的次數。另創建“職業精雕細刻”論的艾米 · 瑞斯奈斯基(Amy Wrzesniewski)、管理和心理學家簡 · 達頓(Jane Dutton)的調研發現,一些醫院清潔工除完成本職外,也跟病人聊天及協助護士做一些簡單工作以增加自己的工作滿足感,即藉調整自己的工作內容來讓工作更像遊戲,故即使自主性低的工作,職業也可為專精創造新域。

    陳傑榮

    https://www.facebook.com/ComprehensiveEudemonia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