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陳庭妮健身有成舉起老公
  • 孫興預告重返戲劇圈
  • 許凱一周漲粉卅萬
  • 媽閣水陸賀娘媽誕神功戲
  • 曾比特唔介意女友查手機
  • 葉振弘新歌自揭單戀
  • 《上海之夜》4K版康城影展首映
  • 林穎嫺剖白卅年前息影嫁人
  • 古天樂:全片佢打得最出色
  • 昭喜閃嫁企業家退出演藝圈
  • 添麥菲查洛美凱莉珍妮未分手
  • 森山直太朗今台北開唱
  • 尊尼特普做賣酒生意搵大錢
  • 陽光歌舞文化協會今演出
  • 凱莉米洛入選《時代》百大
  • 澳視澳門播《我的平凡愛情》
  • 情濃音樂協會今派票
  • 沙梨頭坊眾互助會今響鑼
  • 音樂劇《廣交天下》穗展演
  • 李晉豪享受音樂快樂

遍地開花不是夢

2015-03-31 00:00

    遍地開花不是夢

    ——寫在全澳故事講演比賽後

    多位全澳故事講演比賽優異獎學生組及公開組的獲獎者,將於頒獎禮前夕應邀到澳門電台錄音,以便安排日後在空中與聽衆分享他們的獲獎故事。

    第三屆的全澳故事講演比賽的參與者比過去兩屆明顯地增多,我深信,此項語言藝術將繼朗誦及戲劇之後,成為市民大衆樂於參與的一項文康活動。只是,要把故事講演在本澳作全面推廣,看來條件還未成熟——三年前,我把舉辦全澳故事講演比賽的建議向某有關部門提出時即嘗到“閉門羹”;去年,我投石問路,向另一相關部門建議接辦其中一組賽事時,同樣地遭到拒絕。即使在此屆比賽前,我親自向一些教育界朋友呼籲,得回來的亦只是敷衍。這也難怪,時下的學生課外活動與比賽實在是太多了,往往令校方應接不暇。不過,也令我感到安慰的是,此項演藝活動除了獲得為數頗多有講演故事經驗的長者捧場,亦有中學生(當中,不少還參加過兒童講故事比賽或兒童故事講演比賽)在他們的老師鼓勵下參與,更見有大學生、小學及幼稚園老師的支持。聽過或將在頒獎禮或收音機旁看到、聽到參與者故事講演風采的人,對本澳故事講演愛好者的造詣料會有不錯的印象。

    若把故事講演僅僅看作是一單項的演藝活動,我們已有充分的理據把它作為一種文康活動予以推廣;如果對學生的書面語表達能力(作文)跟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同樣重視的話,故事講演更是學校裡不可缺少的堂上練習。到翠亨村孫中山先生故居參觀的遊客,在故居外的一棵大樹下,會看到描述兩個小孩子正在專心聆聽一位馮姓老人在講故事的銅像。銅像前的解說文字顯示,站着的男孩就是中國近代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年幼時的孫中山愛聽長者講述有關太平天國反抗腐敗滿清政權的故事。套用時尚的用語,這位老人家正是透過講故事來向小孩子進行國民教育呢!

    本澳的故事講演活動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最初有的是兒童講故事比賽,後來出現的是長者故事講演比賽,連同如今分中學組及公開組的全澳故事講演比賽,本澳有組織的民衆故事講演活動已具雛形。回顧過去,能時光倒流的話,我願把比賽易名為匯演,設有多發而又不濫發的獎勵。比賽有比拼、有一分高低的含義,過分強調不利於普及推廣。

    展望未來,我真希望只憑義工支撐起來的藝穗會能早日功成身退,會有像故事講演俱樂部這一類的組織的出現,肩負推廣本土故事講演活動的重任。那時候,故事講演會更深入民間:圖書館每星期都會有講故事時光和有親子講故事活動,電台會有定期的空中故事時間,廣場上會有為市民、遊客提供的故事講演時段……。

    這是個能實現的夢想嗎?對此,我還是比較審慎樂觀的。

    周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