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斜槓成新職業路向
  • 辛黃會率團訪三水中山珠海
  • 青企改選續助青年雙創
  • 鏡湖為中總婦委介紹凍卵
  • 冀政協副主席訪匯智社
  • 五四青年營穗交流收穫豐
  • 閩統戰部訪僑總深化合作
  • 雲南領導三建議促滇澳合作
  • 珠慧心藝術館昨揭牌辦首展
  • 新聞特搜
  • 西遊智破多“弦”宇宙將上演
  • 超化算藝術收藏展昨開幕
  • 吳析夏藝術展呈跨文化視野
  • 數碼攝影學會作品展揭幕
  • 閱讀推薦官賽推廣閱讀文化
  • 國家增三文遺列亞太區名錄
  • 新華夜中教師了解灣區發展
  • 城大獲贈習主席多語種書籍
  • 城大訪中南大深化合作
  • 氹坊英語日展現學生才能

離島學額堪憂

2015-04-07 00:00

不少氹仔區家長冀子女可原區升學

林發欽

    面臨新生人口回升

    離島學額堪憂

    鑑於“龍B”逾七千人,今年適齡入讀幼稚園,家長連夜排隊為子女報名入學現象已引發學額供應是否足夠的憂慮。非高等教育委員會委員林發欽表示,澳門正面臨新生人口回升的社會經濟發展周期,入學報名難只是起始和表徵,隨着學生持續增加,澳門學校發展不平衡、總體校舍空間與師資不足、學額地區錯配、公共教育投入持續增加、上學交通惡化等問題,將日益發酵和凸顯,並會成為未來澳門教育的主要難題。

    上述問題,又以氹仔區尤其突出。林發欽認為,社會不應以批判性的目光看待為孩子報讀兩、三所甚至更多所學校的家長。澳門教育制度以私校為主、辦學自主,學生選擇學校,學校選擇學生由來已久。要求家長只為孩子報一、兩所學校,是一種教育理想,除非澳門教育制度有根本性的轉變,否則這種理想離現實還有一段很長的路。

    他舉例說,如果平均一個新生嬰兒報讀三所學校,以龍年七千多新生兒計,即剛過去的三月份,可能共有逾二萬人次報名入學。故一些稍有規模的學校,有一、兩千人報名或會成為常態,這一、兩千人集中在同一時段出現,如果安排不周,自然引起社會不安。

    促調整教育資源

    他以氹仔為例稱,交通問題越來越不便,家長普遍不希望幼兒教育階段的學童跨區上學。目前氹仔居住人口逾十萬,根據教青局資料,氹仔提供幼兒教育的學校校部共十一個,其中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私立幼稚園只有六所,即聖善學校、氹仔坊校、英才學校、澳大附校、培道和培華。餘下包括有聯國學校、澳門國際學校和聖公會中學三所國際學校,氹仔中葡學校一所公立學校,以及三育中學英文幼稚園。在六所私立中文幼稚園中,因種種原因,校園環境、學校設施、辦學理念等條件差異很大,家長集中追求當中心儀學校無可厚非。

    林發欽認為幼兒入學難問題,正是澳門各學校發展差異大、學額地區分佈不均的集中反映。在新生嬰兒潮已到來的當下,與其批判家長“追求名校”,不如借機調整教育資源,減少學校間差異,覓地支持條件一般的學校遷出裙樓,讓每個孩子能在校園享有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