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外媒關注福建艦海試
  • 政治話術凌駕科學
  • 我海警驅侵闖黃岩島菲船
  • 學者:賴應及早正向回應
  • 桐花綻放
  • 台一年期義務役徵兵不足
  • 藍:停電大時代何時休
  • 文旅部:“五一”長假關注天氣變化
  • 今夏我國多地或現極端強降水
  • 中美關係:探索大國正確相處之道
  • 橫跨三省強颮線橫掃南粵
  • 商務部:電動車無過剩產能
  • 北京車展
  • 習向勞動群眾致節日祝賀
  • 中方:美國焦慮過剩
  • 半年“出差”生活多趣
  • 二十屆三中全會七月召開
  • 神十七順利回家
  • 神十七乘組解鎖多項新紀錄
  • 146台胞獲發大陸船員證書

中國向水污染宣戰

2015-04-21 00:00

    中國向水污染宣戰

    “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實行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全過程監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月在全國“兩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言猶在耳,四十多天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便正式出台。這份由國務院發佈的文件是向我國嚴峻水污染現狀宣戰。

    水是生命之源、生態之基,人類在水的滋養下才得以生存、繁衍。水環境保護事關民衆切身利益,事關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我國缺水嚴重,全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二萬八千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百分之六。人均水資源量則更低,只有二千三百立方米,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缺水本應更珍惜水資源,但是近年來我國水污染事件頻發,加重了水資源危機。據統計,近十年來,我國鎘污染、牛奶河、血鉛污染等水污染事故每年都在一千七百起以上。全國城鎮中,飲用水源地水質不安全涉及的人口達一億四千萬人。

    水利部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水庫水源地水質有一成一不達標,湖泊水源地水質約七成不達標,地下水源地水質約六成不達標。

    水污染的現狀已嚴重影響和損害民衆健康,也不利於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是民生之患、發展之痛。治水的緊迫性不亞於治霾,必須鐵腕治理。

    中國政府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部署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今次出台的“水十條”勾劃出中國未來水污染治理的宏偉藍圖:到二○二○年,全國水環境質量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到二○三○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水十條”的最大亮點是運用系統思維解決污染問題。文件提出,強化源頭控制,水陸統籌、河海兼顧,對江河湖海實施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科學治理,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

    針對過去環保法規執行不力的頑疾,嚴格的考核制度是此次“水十條”的另一大亮點。從工業廢水、市政污水到水環境,“水十條”均以明確的量化指標要求,規定截止時間,各部委明確分工,採取對地方政府排名和落後懲罰制度,逼迫從效果出發的環境治理需求的落實。“水十條”還首次明確簽訂責任書和約談省長,威懾力極大,對保障水污染防治行動落實極為關鍵。

    一年多前,國務院出台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與《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一起,這兩個“行動計劃”構成了中國環保之役的兩大主戰場。兩大文件的出台,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回應民衆關切,對防治污染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

    “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不能下不為例。”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參加江西代表團的審議時,對保護生態環境問題有此強音。向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宣戰的槍聲已經打響,這是一場持之以恆、全力以赴的戰役。各級政府必須拿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勢,鐵腕整治污染。惟其如此,才能取得藍天常在、碧水長流的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