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視事關心
  • 節目表
  • Aespa八月赴台開唱
  • 徐睿知開IG疑復出
  • 米娜祖華域芝自爆拍戲內幕
  • 妮歌潔曼獲美影終身成就獎
  • 娜奧美金寶慈善機構遭除名
  • 卓寧塔圖珍娜狄雲打官司亦是朋友
  • 《澳門人》介紹簪花頭飾文化
  • 《劇場 · 閱讀》五十八期出版
  • 爆血爽片
  • 仙韻粵劇新春賀昇平永樂響鑼
  • 何伯宏冀將經驗回饋音樂圈
  • 台北旅遊看北緯 舞蹈棟篤笑浩浩
  • 《億計劃》被盜版拖累票房
  • 何伯宏喜愛伴奏有滿足感
  • 陳綺貞驚喜現身撐宇宙人
  • 三料視后這樣煉成的
  • 陶晶瑩跨足主持少兒節目
  • 林志玲拍雜誌照被嘲俗氣

《琵琶記》雜説

2015-04-22 00:00

    《琵琶記》雜説

    藝術節即將揭幕,其中粵劇是選演《琵琶記》一劇。此劇男主角是蔡伯喈,劇情講述蔡伯喈奉父命上京赴試求出路,一舉成功中了狀元。丞相牛僧孺招之為婿。蔡念念不忘糟糠之妻趙五娘,趙氏在鄉持家,歷盡千辛萬苦,賣髮下葬餓死了的翁姑,然後手抱琵琶賣唱乞食萬里尋夫,最後牛氏與趙氏共侍一夫而大團圓結局。

    看到蔡伯喈這名字,很多人立即聯想到東漢大文豪蔡邕,他的書法、文章地位崇高,其女蔡文姬的事跡亦流傳甚廣。不過《琵琶記》中的蔡伯喈只是名字相同,家世與履歷則完全是兩回事。對歷史稍有認識的人都會知道,牛僧孺丞相是唐代“牛李黨爭”的主角之一,令到唐朝趨於衰敗。仁宗皇帝漢、唐俱無,只在宋代才有。上述三個人物同時在《琵琶記》出現,變成時空交錯,由此亦應明白到,戲劇是創作,相同的人名不必考證,總之“聽古莫駁古”就是了。宋朝大詩人陸游亦有“滿城爭説蔡中郎”之句,説的就是民間流傳着不同版本的蔡伯喈故事。既然古已有之,後來再説的就不足為奇了。

    筆者所知,《琵琶記》最早的作者是元朝的高明(字則誠),他採用了蔡二郎、趙貞女的故事,寫成四十二齣的“元曲”。

    粵劇《琵琶記》由唐滌生開山,是他在一九五六年為“利榮華”劇團創作的,台柱包括任劍輝、白雪仙、半日安、白龍珠、蘇少棠、鄭碧影等。其中一段主題曲《廟遇》,相信戲迷都耳熟能詳,任、白唱來情詞慘切,是感人肺腑之作。

    一九六九年,臨收山的仙鳳鳴劇團在利舞台作慈善演出,當時唐滌生已仙去,葉紹德將《琵琶記》劇本修訂,將“胡不歸”模式的婆媳矛盾改為溫情化,使劇情較為忠於原著。當時的生、旦自然是任劍輝、白雪仙,還有梁醒波、靚次伯等班霸陣容,新秀龍劍笙、梅雪詩做“二步針”。

    二〇一四年,李奇峰、周嘉儀為八和新秀的演出而將《琵琶記》再作修訂,由阮兆輝、尹飛燕擔綱。據悉今次澳門藝術節的《琵琶記》也是用此版本。

    除了舞台演出,亦有單位將此故事拍成電影,但因版權問題,戲名改為《趙五娘萬里尋夫》,由玉聯公司出品,珠璣任導演,羅劍郎、芳艷芬及少新權等主演。

    《琵琶記》故事也有不少粵曲作品,包括任劍輝、崔妙芝合唱的《贈髮繫郎心》,白駒榮、紅線女合唱的《琵琶上路》,冼劍麗獨唱的《趙五娘》等,近期的新作,恕難一一推介。

    石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