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貪污染工程 安全何保證?

2015-04-22 00:00

    貪污染工程    安全何保證?

    路氹大興土木,建築工程日夜趕工,爭分奪秒,皆因“時間就是金錢”,但任何問題過猶不及,大型娛樂場外公路未經土壤檢測便施工,惟通車後路面下陷,工程師和顧問為免“推倒重來”,涉嫌聯手賄賂土木工程實驗室人員偽造報告。社會嘩然,不但是區區四萬元足以“買起”專業和誠信,更是工程賄賂導致的嚴重後果,受損的不單是企業的金錢損失,分分鐘威脅寶貴的生命。

    案件雖然是土木工程實驗室主動偵測,廉署公諸於世,但箇中疑團重重。第一,土壤檢測報告影響地基,是安全的重要指標,監理公司、承建商何解會對缺乏報告的工程視若無睹,直至路面下陷才突然醒覺?是否管理缺陷,出錯都可依舊照單全收?第二,出事的公共道路與賭場工程質量會否受牽連?第三,如此敷衍求其,有關人士會否“密密食”,在其他工程一樣“照辦煮碗”,有否安全隱患?

    更讓人吃驚的是,出事的一段公共道路潛藏重重危機。廉署披露的案情稱,工程完工通車後數日出現第一次下陷,即使修補亦無濟於事,不足半年再現裂痕。廉署即通知有關部門跟進道路安全,提醒道路使用者當心。連廉署都認為安全有隱患,但問題是哪個地盤?路在何方?所有資訊不得而知,叫司機、行人如何心安?

    事件發生至今已大半年,要查要審,應該早有答案,政府部門稱路段由博企和承建商負責,但後者又拒絕現真身。政府又搬司法保密原則,拒絕透露進一步訊息,合法,但是否合情、合理?其造成影響的,可能是一段熙來攘往的繁忙馬路,也可能是一個現在每日有數千工程人員日以繼夜在趕工的博企地盤,未來每年有百萬遊客到訪的目的地。在司法保密和公衆利益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不任由市民大衆的猜測和揣摩無限地發酵、膨脹,考驗的是危機應變的技巧和公關的智慧。

    再講,土木工程實驗室是本地檢測工程技術的權威“一哥”,從千億工程港珠澳大橋澳門段主體工程的混凝土認證、百億輕軌工程的質量檢測,到各條縱貫澳氹橋樑的安全,各種公、私項目質量檢測一籮籮,工程檢測界唯其馬首是瞻。今爆醜聞,無疑影響形象和公信力。

    貪污,固然是意志力薄弱的個人行為,四萬元便足以將專業、誠信、名聲等全部一次過出賣,令個人事業毀於一旦,此等公職人員究竟視廉潔的價值為何物?值得政府和社會深刻反思。貪污並非獨立於機構運作的難題,管理、組織缺陷,雖然未必與貪污扯上直接關係,卻可能衍生令瀆職舞弊蔓延的溫床,惡塵有染,影響深遠。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