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急救知識講座報名
  • 藝術節推母親節七折優惠
  • 業界促澳內地中亞旅遊合作
  • 瓊參與旅博會推動一程多站
  • 青少年學生書法賽報名
  • 裝備孩子迎戰人工智能時代
  • 城大雅高集團共育管理人才
  • 聖德蘭科普日親子同樂
  • 澳代表出席論壇探科普教育
  • 少林禪武文化研究會成立
  • 珠澳法律青年傳承五四精神
  • 蓮花獅子會成立理監事就職
  • 福州老人會遊穗增情誼
  • 業界嘉興研討新時代新聞攝影
  • 湯澔朗鋼琴獨奏受歡迎
  • 圖書館周活動吸引親子
  • 漁民婚嫁
  • 幻彩大巡遊攝影賽昨頒獎
  • 今多雲有驟雨
  • “下環巡禮”推動多元旅遊

建築廢料倍增逼爆堆填區

2015-04-22 00:00

林宇滔

    分類立法設施得個拖字

    建築廢料倍增逼爆堆填區

    澳門唯一的堆填區已經爆滿,堆高十多米,問題嚴峻,政府擬自行分類建築廢料,並將惰性物料(水泥、沙石)送往內地減壓。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篤爆”,政府現時既未有篩選惰性物料的設施、亦未建專門運送碼頭,更未與內地台山簽訂合作協議,內地打救根本十劃未有一撇,澳門未來垃圾應放哪裡?問題已迫在眉睫。

    林宇滔表示,澳門有兩個堆填區,分別位於路環九澳及偉龍馬路。前者主要是焚化生活垃圾後的飛灰堆填區,現已飽和停用,故由後者一力承接垃圾,每年接收四百萬立方米建築廢料及約三萬立方米飛灰,現時整個區域基本填滿,只能向高發展,堆高十多米“爆滿”,而且到限高的臨界點(機場跑道旁的堆填區不宜過高),問題嚴峻。坊間近年不斷反映堆填區飽和問題,批評環保局辦事慢幾拍。

    運送內地並無協議

    堆填區爆滿主因是建築廢料過多,多項公私大型基建日夜趕工,建築廢料倍增,由○九年的年產量一百三十一萬立方米,至今年約四百萬立方米,六年激增兩倍。政府擬透過區域合作將惰性廢料運往內地,但根據《巴塞爾公約》,只有水泥、沙石等廢料可運往內地,其餘廢料只能原區處理。香港曾有船隻運載的廢料內有膠袋,結果整船遣回。

    林宇滔表示,政府計劃今年諮詢建築廢料分類,未知何時立法,故政府只能自行分類建築廢料。但原定去年動工、今年初運作的篩選惰性拆建物料設施又拖延,至明年才能投入使用。

    政府擬與廣東省合作將惰性物料運往台山廣海灣工業園區填海,但又未與台山簽訂協議,亦未建專門碼頭。

    遵循指引源頭分類

    他指出,由政府用公帑幫承建商分類建築廢料是吃力不討好,本末倒置。倡政府及大型博企工程率先遵循環保局指引,做好源頭分類,以免混合廢料運往堆填區,再由環保局分類。若澳門日後有水域,亦要考慮預留堆填區。

    此外,現時每日生活垃圾逾一千二百噸,當中三、四成為廚餘,現時政府已要求食肆將垃圾送往指定地點處理,倡盡快制訂行政法規,要求食肆將廚餘及垃圾分開,並把廚餘送往指定地點,相信此舉有助廚餘再利用,減少一、兩成生活垃圾,已為數不少。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