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視事關心
  • 節目表
  • Aespa八月赴台開唱
  • 徐睿知開IG疑復出
  • 米娜祖華域芝自爆拍戲內幕
  • 妮歌潔曼獲美影終身成就獎
  • 娜奧美金寶慈善機構遭除名
  • 卓寧塔圖珍娜狄雲打官司亦是朋友
  • 《澳門人》介紹簪花頭飾文化
  • 《劇場 · 閱讀》五十八期出版
  • 爆血爽片
  • 仙韻粵劇新春賀昇平永樂響鑼
  • 何伯宏冀將經驗回饋音樂圈
  • 台北旅遊看北緯 舞蹈棟篤笑浩浩
  • 《億計劃》被盜版拖累票房
  • 何伯宏喜愛伴奏有滿足感
  • 陳綺貞驚喜現身撐宇宙人
  • 三料視后這樣煉成的
  • 陶晶瑩跨足主持少兒節目
  • 林志玲拍雜誌照被嘲俗氣

粵劇茶座買少見少

2015-04-23 00:00

    粵劇茶座買少見少

    去年底,廣州的好些大戲迷、業界人士曾為一條消息心噏不已——市區內唯一演出粵劇的茶居“榮華樓”將在幾番坎坷後結業,原地改營他業;戲迷們將如羅家寶名曲所唱那樣:“憑吊遺踪無覓處”了。但“天無絕人之路”,春節剛過就傳來好消息:收購榮華樓原址的某商業集團決定順乎民意,在寸金尺土的該處重啟粵劇茶座,讓已延續近一百四十年的榮華樓粵劇鑼鼓延續下去。

    這一消息公佈後,不少草根階層的老戲迷歡呼雀躍不已!因為他們由於諸種因素使然,不可能常去大戲院睇戲,消費低廉的茶座則是他們過戲癮的唯一福地。茶座存廢,對他們來說是生活中的大件事焉,咸稱榮華樓的續命者功德無量。

    上世紀四十年代前後,廣州粵劇大旺。標誌之一是:除了數量甚少的幾間專演粵劇的大戲院外,還催生了一大批如露天廣場搭棚、社區會所乃至茶樓、涼茶舖等演出場所,適應各種消費群體的睇戲需求。

    上述“涼茶舖演大戲”,決非筆誤——好些位於鬧市的涼茶舖用四張八仙檯拼在一起做舞台,堂座只有三數十個座位,卻可響鑼。戲班只有十人左右,皮費甚輕,涼茶舖亦有利可圖。可見當時粵劇受衆需求之殷。

    建國後,戲院以外的場地越來越少,位於西關腹地的榮華樓卻從六十年代起,一直堅持在大堂騰出個正規的舞台供戲班演戲,讓茶客在略加茶價而不另收費下,一邊嘆一盅兩件,一邊聽曲睇戲;興之所至,還會給演員們送上利市。到八十年代,榮華樓已成為只此一家的粵劇茶座,在戲迷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十多年前,長駐該樓的劇團團長兼文武生白雲峰因病逝去,比他小二十多歲的花旦仔悲慟不已,幾日後竟在他遺體旁邊“殉情”!這比做戲還傳奇的眞人眞事,經媒體的大肆傳揚,使榮華樓名聲驟增,越來越旺;“為草根階層提供廉宜的大戲”,近年亦成了連政府文化部門也不能不過問的社會話題。

    可惜的是,隨着消費力不高的舊式茶樓的式微,榮華樓也“榮華”難再,隨着年年看漲的舖租難頂,曾間斷歇業,“茶樓粵劇”也險些成了“遺產”。有個本文開頭那樣的好結局,老戲迷們怎不喜出望外!

    由於戲院的檔次越來越高,場租也隨之,劇團處於“多演多蝕”的境地,不得不提高票價,又使不少戲迷望門卻步。退而求其次地幫襯榮華樓之類的觀劇場所,但這等場所的生存也十分“牙煙”。如此這般的矛盾,難解之至!

    童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