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原創IP亮相港國際授權展
  • 相約荔枝碗活動受歡迎
  • 圖書館周感受閱讀樂趣
  • 學者探討華文旅遊文學發展
  • 旅局新加坡路展拓東南亞市場
  • 聆聽教益
  • 坊會冀草堆街增交通指示
  • 建築工程界訪黔體會國家進步
  • 居雅再“甩皮”促正視
  • 團體籲筷子基北灣按時完工
  • 坊會盼動工拆沙梨頭危樓
  • 工聯:促正視氣候變化影響僱員
  • 新中圖基礎工程造價近七千萬
  • 沙梨頭殘危樓拆卸獲批
  • 路氹演練車禍塌方救援順利
  • 外交公署:為澳築堅固“領保長城”
  • 泉港副書記訪福建同鄉會
  • 閱讀日創作賽六十五作品獲獎
  • 妥善貯存護食安
  • 梁族聯誼會誕新閣續團結

善用空間提升休閒效果

2015-04-25 00:00

    善用空間提升休閒效果

    民署動用一千八百多萬元優化多個公園和休憩區設施,部分工程已完成啟用,居民期待的氹仔海濱休憩區單車徑第三期亦預計於下月初動工。澳門近年的市政工作、公園和休憩區設置有進步,但尚存不足,需要多思考,以人為本、實用為上,綜合利用好極其有限的城市空間。

    澳門定位宜居、宜遊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城市的整體佈局、人文氛圍至為重要,市政、市容影響關鍵。民署儘管快要將體育、文化兩大職能轉移給體發局和文化局,但角色仍然吃重。澳門未來的賣點是休閒,離不開公園、文康、休憩區及相關設施是否足夠,質素如何,能否營造休閒氛圍,皆與提升澳人生活質素息息相關。

    民署近年工作有進步,除大面積的公園、休憩區外,還見縫插針在不同地點安裝大衆健身器材,部分地點頗受歡迎,成為居民日常活動的小空間。澳門地方細、空間資源少,必須多花心思,物盡其用,這點民署還有頗大的改善空間。

    先說大面積空間的利用,西灣湖休憩區是澳門半島鮮有的較大型休憩空間,不過位置相對偏僻,使用率長期偏低。民署去年招標重建,近日啟用,惜使用率未有太大起色,沿岸風大根本不適合打羽毛球,但卻有羽毛球場,設計令人費解。這類交通不太方便的偏遠地點,實難面向普羅大衆,設置一般的“自由波地”、健身器材、棋檯、涼亭,似乎有欠吸引力,居民何必捨近圖遠?因地制宜,這類遠離生活區的地點,適合搞一些另類、小衆活動,例如攀岩、滑板等,或者加設一些低密度的特色咖啡店、茶館,以及長者、兒童甚至另類圖書館等。雖則不會其門如市,但必有一班固定捧場客。另氹仔海濱休憩區(單車徑)內,現只有單車、跑步、小型兒童遊樂區,略嫌單調,可否增加戶外茶座、小型藝墟或露營天地等元素,讓空間在不同時段有不同用途,讓更多人受惠?

    見縫插針本非最佳選擇,不過澳門地小人多,高廈林立,想找大片空地植樹造林甚至建園甚為艱難,尤其澳門半島,見縫插綠實有其必要,惟須精心設計。近年較典型的個案是重新打造的筷子基北區休憩區,若能搞好沿岸水質,搬走大型巴士站,甚至由一個面擴大範圍至整個北灣,效果將更佳。

    民署近年常在大廈間的公共地點放置健身器材,出發點好,但不少地點設計有問題,如太近馬路或綠色植物太少,有誰願意邊做運動邊吸廢氣?若能像氹仔海濱休憩區(單車徑)般,在外圍適當加一層綠化圍牆,整個空間的觀感就不一樣,無論對該區及整個市容都有幫助,對居民生理、心理亦更有利,使用率將大爲提高,投放的資源才有意義。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