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付諸一炬
  • 國台辦轟加碼製造“綠色恐怖”
  • 國台辦:挑釁愈甚反制愈烈
  • 陸:捍衛領土行動一刻不停
  • 陸促台為旅遊復常創造條件
  • 朝用氣球向韓投廢紙污物
  • 聯合國:不可接受
  • 美放鬆對古巴制裁
  • 颱風“艾雲尼”接近沖繩
  • 顏寧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 小林製藥廠房六處查出青黴菌
  • 澳漢機艙裸奔客機折返
  • 印首都52.3℃再創高溫紀錄
  • 美F-35B墜毀機師重傷
  • 美農場羊駝首染禽疫
  • 巴西永久撤回駐以大使
  • 白宮竟稱未過紅線
  • 我副外長今訪美
  • 法德:應允烏打擊俄導彈基地
  • 劉建超:日應恪守一中

聚同化異突破兩岸關係瓶頸

2015-05-05 00:00

    聚同化異突破兩岸關係瓶頸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昨日在北京與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會談,這是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近六年來的首次會談,也是國共兩黨新一代最高領導人的首度握手。其間,習近平提出共建兩岸命運共同體五點主張,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指明路向。

    今年適逢“胡連會”和“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發佈十周年。十年前,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與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舉行歷史性會談,兩黨領導人為中華民族實現光輝燦爛的前景,“相逢一笑泯恩仇”,實現了一甲子後兩黨關係、兩岸關係的歷史性重大突破。當年提出的“五項願景”大部分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兩岸民衆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當前,兩岸關係正處於新的歷史節點。去年以來,台灣島內政治環境丕變。“太陽花學運”,使兩岸制度化協商受到嚴重影響;“九合一地方選舉”,更令國民黨陷入空前的執政危機,也徒令兩岸和平發展的不穩定因素增加。

    明年一月,台灣將舉行領導人選舉,從目前形勢來看,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佔據優勢。但是由於蔡對兩岸政策採取“模糊戰術”,迄今仍不肯承認“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發展蒙上陰影。有人甚至指出,兩岸關係將陷入新“冷凍期”。

    蔡英文對“九二共識”立場刻意模糊,正成為台海和平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對此,習近平在與朱立倫會談時明確指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否認“九二共識”,挑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搞“一邊一國”、“一中一台”,就會損害民族、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動搖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發展。

    這顯然是告誡民進黨領導人如果否認“九二共識”,搞“台獨”,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係就會重新回到動盪不安的老路上去,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為使兩岸關係沿正確方向發展,習近平提出,兩岸可以積極探討構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框架。

    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習近平還提出,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要着眼大局,不僅要求同存異,更應努力聚同化異,不斷增進政治互信。對兩岸間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難題,國共兩黨都要勇於面對,匯聚兩岸同胞智慧,積極探索解決之道。雙方可以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習近平此番講話很有針對性。當前,兩岸關係發展正處於“瓶頸”,兩岸服貿談判停滯,“和平協議”和“政治協商”難以破題。早在今年三月七日,朱立倫岳父、前台灣省議會議長高育仁曾呼籲女婿藉由“習朱會”,勇敢“超越九二共識、進入政治協商”,才能維持台海和平。

    高育仁直言,“九二共識”長久以來擱置兩岸政治爭議,已不足以解決當前問題,目前兩岸談判進入深水區,例如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都遇到“瓶頸”。加上兩岸無法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大陸導彈瞄準台灣問題未解,以及兩岸長久和平的穩定架構,都不能不去面對。

    已宣佈投入國民黨總統黨內初選的台灣“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也質疑既有的兩岸路線早已碰到“瓶頸”。她直言:“兩岸創造的經濟效應,好像沒辦法擴散到政治和解;政治交流得到的利益,也沒辦法讓人民有公平分配的感覺,總覺得是不是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島內主流媒體也殷切期盼朱立倫能展現“再創歷史新局”的氣魄,扭轉兩岸危機。

    習近平今次提出國共兩黨都要勇於面對政治分歧和難題,無疑是為台灣、為國民黨找出路。面對民進黨“抹黑”、“抹紅”,國民黨須堅定地推動兩岸關係,突破兩岸關係發展“瓶頸”。只有勇於擔起兩岸和平發展重擔,只有讓更多的台灣民衆享受到兩岸和平發展的紅利,國民黨才能為自已贏得廣大民意,才能在明年大選中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