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傳媒與「廢青」

2015-05-11 00:00

翻查過去數年的港澳報章,最早「大字標題」採用「廢青」一詞,在二OO九年十月五日的多份香港報章。其中,《明報》的標題:走出八仙嶺山火陰霾 廢青變傑青 修讀社工碩士 冀回饋社會」。十多年前的八仙嶺山火,令張潤衡 (衡仔) 毁容,失去完整雙手,視力、聽力遜於常人。無獨有偶,澳門最早出現「廢青」一詞的報道是在二O一O年,也是與「衡仔」有關的。
起初,傳媒從經濟角度定義「廢青」,尤指那些沒有競爭能力,甚至依賴家人的青年。最早在「廢青」一詞抺上政治色彩的報章評論標題,大概是二O一三年的香港《文匯報》:《蘋果》勾結「高登廢青」煽動「仇內」歪風。澳門報章最早在標題採用「廢青」的評論,出現在二O一五年的《正報》:破壞秩序‧為害地方 廢青要加強愛國教育。
梁啟賢表示,不會設想傳媒機構是「零價值觀」的,但是,希望傳媒不要用太多價值觀的字眼。「避免太過情緒化的用字──廢青或稱參加社團的是進步青年。不要這樣二元對立,把青年分化」。梁啟賢認為,讀者來論若不涉人身攻擊,還可基於言論自由而接受,但是,新聞工作者用「廢青」一詞就有問題。他說:「媒界不宜太多負面標籤,否則,無助社會討論,導致各走極端。」

正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