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烏稱俄發動新一輪導彈襲擊
  • 美援外助長戰火
  • 胡塞稱再擊落美軍無人機
  • 美擬援烏“愛國者”導彈系統
  • 美網民:為何大學安插狙擊手
  • 美媒:手機助力學生抗議活動
  • 美50高校反戰挺巴
  • “美國去死”宣傳冊瘋傳美高校
  • 長春三人放狗咬死流浪貓被罰
  • 美高校反戰抗議浪潮延至法國
  • 清華大學設人工智能學院
  • “跑冰排”
  • 國航擬購百架C919
  • 純電驅人形機器人“跑步”登場
  • 穗白雲區龍捲風五死卅三傷
  • 國產視頻大模型發佈
  • 日“極東”藥廠遭勒令停業
  • 美禽疫蔓延多州蛋價漲
  • 美今年首家銀行倒閉
  • 龍捲風襲美多地進緊急狀態

沒有創新何來傳統?

2015-05-20 06:30

    沒有創新何來傳統?

    佳餚配精緻餐具,相得益彰,但要拿捏得宜,否則弄巧反拙。英國各地餐廳時興採用令人意想不到的物件充當盛菜器皿,雖然創意十足,卻有消費者不受落,甚至憤而發起“我要餐碟”運動,捍衛簡簡單單用餐的權利。

    英國十年前開始出現這種奇特的餐桌文化,當時有餐飲業者想出用石板盛裝牛扒的主意,自此不少餐廳、酒吧爭相使用餐碟以外的器皿上菜。時至今日,iPad、垃圾桶蓋、鐵鏟、波鞋、乒乓球拍、瓦片、磚頭、燈泡、魚缸等都被拿來盛載食物、飲品。儘管奇趣度爆燈,但怪異的餐具造成用膳不便,加上當中部分“器皿”不易清洗,恐有衛生隱患,因此有消費者對此等巧思不賣帳,更擔心餐碟長此下去會變成古董。攝影師羅斯 · 麥金尼斯於是在社交網站上發起“我要餐碟”運動,分享各種無奇不有的上菜照片,抵制這股“瘋”潮。

    賣相獨特的餐點容易吸引顧客,尤其時下“手機先食”風氣盛行,餐點美照更要比特別。但食物講求色香味,如果店家祇一味追求賣相噱頭,不在食材、烹調上花心思,恐怕也留不住客人。在互聯網時代,好口碑無遠弗屆,劣評亦能傳千里。

    要是掌握分寸得宜,店家大搞創意餐點,並無不妥,威脅餐碟之說也許言重,因為盛菜器皿從來就不局限於餐碟,碗、鍋都是尋常之選。現在大家早已慣用電腦處理文書工作,紙筆使用率大減,但它們尚未變成祇能在博物館看到的文物;鋼筆、原子筆等書寫工具問世後,毛筆字也未絕跡於日常生活中。今天的傳統文化、生活習慣,源自前人的創意昇華,久經錘煉而成為一代又一代承傳下來的智慧。扼殺創新、窒礙進步,創意是否恰當、可行,相信社會自有抉擇。

    賓 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