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澳門旅遊業逾半勞動力為女性 訪澳旅客中女性同樣超過一半
  • 首季新成立公司1,117間 註冊資本總額按季跌15%
  • 3月居民存款7,244億元 不良貸款比率升至4.2%
  • 一起NOVA 一起抽中所賞
  • 氣象局回顧三年首個黑雨警告 北區與氹仔路環雨量差天共地
  • 中小企業數字化支援服務 首期300個名額接受申請
  • 《科技企業認證計劃》 將橫琴元素納評審範圍
  • 2022年度職業稅5月24日起退回 將有15.8萬名納稅人獲得退稅
  • 江蘇文旅廳組織代表團參加旅博會 三天接待四萬人次 洽談近千五買家
  • 天氣不佳無阻遊客訪澳熱情 「五一」假首日迎客逾11萬
  • 4月賭收185億元按年升26% 分析料5月賭收或創疫後新高
  • 逾千商戶響應北區消費大獎賞 提振社區經濟增中小企經營信心
  • 首季酒店入住率八成四 住客按年增四成至377萬人次
  • 推試業套票迎「五一」 新中央酒店矚目試業
  • 旅遊局:全力做好擴客源工作 貿促局:積極推動會展及招商引資
  • 賀一誠:感謝中央再推惠澳措施 作好準備迎更多旅行團及引進人才
  • 總參展商戶超150家展位直逼250個 漁人碼頭購物消費Double Up嘉年華開幕
  • 內地與澳門共研入境旅遊推廣 冀強化旅遊+及旅遊區域合作
  • 銀娛歡迎摩納哥政要來澳訪問 支持深化兩地交流
  • 澳門國際銀行與澳門中華教育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萬「騙」不離其宗

2015-05-28 07:00
上周警方公布的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電話詐騙案,經兩岸三地警方連翻偵查後,終於偵破一個涉嫌冒充「公安」及「檢察機關」的電話詐騙集團,在台灣及中山拘捕兩名台灣男子。案中受害人是本澳的46歲女醫務人員,被人盜取了 230多萬元網銀賬款。

本澳電話騙案有上升趨勢,當中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更是急增。澳門司警今年截至5月中接獲150多宗電話詐騙案,涉及金額共約780萬澳門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660萬元。單單是昨日所偵破的案件,該犯罪集團還涉及另外八宗同類案件,總損失金額折合達澳門幣420多萬元。案件更揭露犯罪集團已發展至「跨地域」,由台灣操作轉移款項,網銀賬戶則在內地開設,令偵查更為困難。司警發現騙徒由過往以「假綁架或勒索」、「猜猜我是誰」等手法犯案,改為「假冒內地國家機關人員」,即偽冒內地郵局、公安局、檢察院職員,甚至偽造內地公安局、檢察院網站及假通緝令進行詐騙,有關案件數目迅速飆升,共99宗,佔電話詐騙案總數逾六成。

電話詐騙手法,可謂無孔不入。上月底廣州市副市長兼廣州市公安局局長謝曉丹召開新聞發布會時,一名記者投訴當天早上收到自稱廣州市公安局某分局打來的詐騙電話,而謝曉丹則說,連自己局長辦公室的枱頭電話也經常接到詐騙電話。竟敢在公安局長的「太歲頭上動土」,並非表示騙徒膽子大得無法無天,相信是其漁翁撒網的手法,讓人人都有機會中招。內地公安機關對於行騙路數表示摸清了,但礙於案件的宗數實在太多,往往只能向一些比較大型的案件著手偵查,根本難以杜絕。

雖手法層出不窮、設備不斷升級,但其實此類騙局的手法萬變不離其宗:以不同方式令你(或親朋好友)相信自己跌入一個需要用錢解決的困局,藉以由你親自送上金錢;或是以不同理由要你提供銀行賬戶資訊,讓對方趁機「自動過數」。而兩者的共通點,就是騙徒往往有方法先套取受害者的個人資料,包括個人姓名、身份証號碼、所屬公司或家庭成員等,藉以堆砌出千奇百怪而又可信性高的理由來引閣下上釣。

保護個人私隱,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認知,諸如妥善保管身份證明文件、銀行賬戶及密碼、信用卡資料等。但日常生活仍有很多機會洩露個人資料,要被免錢財損失,提高自身警覺性及防騙意識仍是首要。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