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節目表
  • 仙妮亞唐恩新碟封面涉抄襲
  • 視事關心
  • 丹尼爾勞尼自薦演出上位
  • 莉芙金寶扭計獲加薪
  • 橋本環奈過勞缺席演出
  • 籮霸巡迴演唱門票滯銷
  • 天海祐希木村拓哉新劇好評
  • 五月天台上再騷舞技
  • 蔣怡豪宅慘變游泳池
  • 陳約臨旅遊節目做足功課
  • 非正路的藝人離婚
  • 黃子韜被傳求婚過程節目播
  • 張韶涵法律追究造謠者
  • 《槐蔭記》即是《天仙配》
  • 林心如曬嫩照緬懷冇濾鏡年代
  • 李琳琳讚薛家燕開心果
  • 歐陽娜娜揭賺錢養全家真相
  • 雲浩影初拍劇怨冇親熱戲
  • 譚旻萱要減磅搣甩包包面

巴黎的德彪西

2015-06-04 06:30

德彪西紀念郵票

    巴黎的德彪西

    ——《聲光瞬間》音樂會

    這些天,歐洲正在為紀念“滑鐵盧戰役”勝利二百周年而忙碌着。因為拿破崙的傾覆,“滑鐵盧”就成了失敗的同義詞。人們容易忽略的是,他雖然因為稱帝、窮兵黷武,最後遭至圍殲,可是拿破崙是法國大革命的後輩,他所舉的藍白紅三色旗,代表着自由、平等和博愛。人權觀念為十九世紀資產階級興起和工業文明,奠定了思想和制度的基礎。因此,雖然因為拿破崙的失敗,封建王朝暫時復辟,但在法國巴黎,卻因為“三色旗”思想的根深蒂固,吸納着全歐洲的、追求自由的優秀藝術家和知識分子。歷史記載十九世紀傑出的文學家和畫家,無不在巴黎工作和生活。我們也記起蕭邦和李斯特,由東歐移居巴黎。加上衆多的法國音樂家,巴黎很快超越了維也納,成為全歐洲的藝術中心,這樣的勢頭和繁茂,一直延伸到二十世紀的世界大戰。

    有一位法國作曲家,他生於巴黎,在巴黎學習,又在巴黎成名,最後也逝於巴黎。他就是德彪西(Debussy  1862-

    1918)。德彪西的父母十分平庸,從未給予他家庭溫暖,自小由姑母帶大。有一位詩人魏爾倫,他的岳母芒蒂夫人成為德彪西的貴人。芒蒂夫人發現了他的音樂天賦,他經過兩年的啟蒙,才十歲就考上了巴黎音樂學院。也或許受大環境的薰陶,德彪西自小顯現出貴族氣質,一切平庸的東西,他都不屑一顧。在學習上,他同樣感到傳統理論的平庸,他努力拓展嶄新的作曲方向,建立獨特的音樂風格。評論家把他所開創的、超越時代的創作音樂,稱為“印象主義”。

    六月十四日,在澳門樂團的《聲光瞬間》音樂會上,將表演德彪西著名的管弦樂作品《映象》——Images。和“印象主義”相脗合,《映象》應稱《意象》。縱觀德彪西的作品,他似乎對“三”有着特殊的偏好。他的交響樂《夜曲》和《大海》以及三部晩期的鋼琴奏鳴曲,都是各有三個樂章。《意象》共有三篇,前二篇是鋼琴曲,每一篇也都是三個樂章。而《意象》的第三篇,亦就是音樂會上將演奏的管弦樂篇,也包括了三首樂曲,三個“印象”——英國印象《吉格舞曲》(Gigues),西班牙印象《伊比利亞》(Iberia),以及法國印象《春天的舞蹈》(Rondes)。管弦樂《Images》平均演奏時間三十三分鐘,算是德彪西最長的樂曲,也是他一生最後的管弦樂作品。(上)

    徐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