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六一”兒童節有獎遊戲頒獎
  • (新聞小語)街市創新經營迎合時代需求
  • 青委倡逐步提升限購煙年齡
  • 民青會籲正確認知吸煙禍害
  • 坊會冀持續優化街市設施指示
  • 新青協:引青年進場經營
  • 婦聯:續收集意見完善配套
  • 民眾建澳:續檢視完善紅街市設施
  • 多措並舉 澳琴科技產業協同發展
  • 工聯冀訂整體街市發展策略
  • 團體:合力促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 經科局科技賦能 助企業拓展前景
  • 天津聯誼會換屆設青年婦協會
  • 劉雅煌建言促全國旅遊業
  • 望廈山房擬年底前局部開放
  • IMF:澳今年經濟增長13.9%
  • 家協賣旗籌逾五十五萬
  • 深港澳青年交流創業
  • 中大情教基金會訪粵澳工商聯
  • 澳門海南青服簽合作協議

培養人才保育非遺

2015-06-14 06:30

    培養人才保育非遺

    去年底獲國務院公佈,由媽閣水陸演戲會申報的“澳門媽祖信俗”和柿山哪咤古廟值理會與大三巴哪吒廟值理會聯合申報的“哪吒信俗”兩項澳門非物質文遺項目,成功晉身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殊榮得來不易,有賴相關團體長期保育與推廣,更離不開普羅大衆參與及支持,使其生生不息。

    兩項目傳承團體昨在當局慶祝中國文遺日慶典上,從國家文化部領導手上接過名牌,別具意義。從當局近年高度重視發掘與支持團體將特色節慶活動,申報列入澳門級非物質文遺名錄,繼而提交國家有關部門申報成為國家級項目,不僅助其提升保護層次,更把本土項目升級轉型,打造成本土文化品牌,促進社區旅遊。

    繼上述兩項目在內,澳門至今共有八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充分體現澳門是多元化社會,中西文化互融。長遠看,政府聯同團體開展申報工作重要,成功入遺後有序培養人才甚關鍵,這也是申遺最終目標。

    當局在支持推廣與保育非遺項目上責無旁貸,對內宜統一關顧各項目傳承人或團體開展培訓工作,達至薪火相傳,融入社區,與時俱進。考慮覓點設置展示空間,讓大衆加深認識各項目的歷史文化。對外宜有序組織團隊出外展演,加強宣揚本土非遺藝術,提升城市旅遊形象。

    悅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