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文產基金宜總結優化審批

2015-06-18 06:30

    文產基金宜總結優化審批

    文創業界翹首以待的文產基金首批資助項目名單昨出爐。七十三個最終獲資助項目涵蓋面廣,包括七個服務平台和六十六個一般文產商業項目,總資助額逾一億元。文產基金負責人重申,所有申請項目均按法定程序處理,一視同仁,嚴格遵守資助批給規章。但社會對文產基金的期望遠不止於審批過程的公正嚴明,更希望其最終能在推動文創方面發揮作用。

    七十三個項目包括創意設計、數碼媒體、文化展演、藝術收藏等,涉及數十個行業,尤以前兩者所佔比例較大,顯見相關行業有發展空間與潛力。所謂服務平台,主要由當局為文創業界提供全方位的營運支援服務,如協助建立本地品牌、降低成本等;文創商業項目倘能建立品牌,可以拓展更開闊的渠道,不但可於小城各處“開花”,更能走出澳門,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在外建立澳門的文化形象,從而優化澳門旅遊業和客源結構。

    項目評審由七名委員負責,包括文產學者、企業界、金融界、議員及政府部門代表。從組織架構成份可知,有關方面務求多角度審視項目的原創性、合理性與實現可能性,乃至市場化程度和是否迎合社會發展訴求等,實事求是,能者得之,絕非“派糖”。

    文產基金將對首批資助項目撥出一億多元,對特區政府而言,不算大數。但始終是公帑,必須慎用,且資助屬一次性,項目能否在市場上存續並成長壯大才是關鍵。期望營商經驗豐富者獲得資助後,推動本地文創產業化,進而加強區域合作,開拓周邊市場,為本地文創開拓更廣闊空間。傳統特色老店獲資助後,可以善用文創契機,為老店注入活力、生氣,增強本地飲食文化吸引點、提升競爭力。青年透過基金資助,應發揮創新創意優勢,以專業能力開拓文創市場,打造原創品牌,闖出一條文創新路。

    觀乎市場形勢及政府發展方向,往後申請資助者將絡繹於途。隨着申請項目逐漸多元化,基金是否需要增加一般文創商業項目板塊?項目評審委員要否增加成員提升多領域的專業性?評審程序又如何適當加快,讓業界抓緊發展時機?資助款項如何保證合法使用及接受監管?一攬子問題仍待解決。

    政府推進文化產業旨在實現經濟適度多元。故先後成立文產委員會、文化局文創產業促進廳,繼而推出文產基金。隨着推進落實政策的組織架構逐漸完備,文創何時落實為產業,時間表和成績表都必須準備好。澳門處於博彩業調整期,資助業界推動文產發展正是時機。但文創產業於本澳始終是新事物,文產基金有必要及時總結首輪申請及審批經驗,持續優化申請流程;持續追蹤受資助項目的發展狀況及資金運用情況,以總結經驗提醒後來者,甚至對症下藥提供協助。成功個案應加以宣傳,以帶動文產發展潮流。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