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 內地首季黃金消費三百噸
  • 金價衝高 買金客少兩三成
  • 與人類智能有差距 AI“入屋”需時
  • 八大變革引領智能工廠建設
  • 修水旅遊推介 與澳客源互送
  • 賀州打造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 大健康產品整合 促琴澳旅業融合
  • 南京文旅推介 展四季風貌
  • 旅博會促逾30項目簽約
  • (一家之言)做好服務創新產品 破悶局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亞出口國調整對策穩增速

2015-06-23 06:30

    亞出口國調整對策穩增速

    【路透社雅加達廿二日電】在以前光景非常好的那些年代,許多亞洲國家政府只需堅持“擴大出口”這條簡單的經濟策略,就能實現強勁的經濟成長速度。但如今,依靠出口來帶動經濟成長的招術不靈了,亞洲一邊盼望全球貿易復甦,一邊在努力調整原來的經濟模式。

    貿易反彈受限制

    滙豐控股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 Neumann)指出,由於全球經濟發生變化,包括美國消費者比十年前“節儉得多”,貿易反彈“將受到限制”。今年亞洲對美國出口上升,但范力民表示,這種增長目前更多地是由軟體發展和葉岩油鑽探方面的投資驅動,而非拉動進口活動。

    全球貿易談判停滯不前,從世界工廠中國延伸出來的製造業供應鏈收縮,正在促使從曼谷到首爾的各地決策者們考慮新的經濟成長模式,因為出口增長可能再也不會像二○○○年代那樣快。

    “全球貿易模式已經改變,”泰國央行副總裁白彭(Paiboon Kittisrikangwan)表示。發達經濟體磕磕絆絆的經濟復甦令進口需求不如以往。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炅煥呼籲出口商進行“戰略轉變”,將目標瞄準中國消費者而不是工廠。印尼貿易部長拉瑪特(Rachmat Gobel)表示會尋找機會增加對西方市場的商品出口。

    仍未見出口回暖

    今年迄今,從東南亞一直到日本的東亞經濟體以美元計算的出口額平均降約5%。表現糟糕的品種包括印尼煤炭、馬來西亞棕櫚油、新加坡藥品和韓國汽車。經濟學家原本希望,出口疲弱能用農曆春節和美國冬季惡劣天氣等暫時性原因來解釋。但Capital Economics的馬丁(Dan Martin)表示,這些因素都解釋不了為何數據依然疲弱,這些數據“讓我們的憂慮更甚”。

    其中一些疲勢主要受累於美元匯率走強,因這降低以本幣計的獲利。令人愈發擔心的是,此次恐怕並非又一次周期性放緩,後者結束後需求終將反彈。亞洲出口商面臨的是一些結構性問題,強勁增長的日子恐怕一去不復返。

    對中國出口放緩

    中國於○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推動全球經濟爆發出一波供應鏈的整合和貿易的激增。”范力民說,隨着中國製造業中心興起,向西方提供廉價商品,供應鏈在整個地區延伸,因其企業需要高端的產品部件。這種分工也加速提升亞洲的生產率。不過如今則事過境遷。

    供應鏈四散的情況似乎正在終結,馬丁稱,“甚至可能會走向相反,因為中國開始生產更多這種元件。”今年亞洲出口創下最大跌幅反映在對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出貨量上。

    已經找不到像中國市場那樣的出處可拯救出口商。白彭稱,“我們要深思,考慮能否像以往那樣繼續嚴重依賴外部需求。”該國央行目前預計今年出口將連續第三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