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澳生放“火箭”體會航天難

2015-07-23 06:30

小火箭一飛衝天,團員 們充滿期待。

團員認真組裝模型火箭,體驗航天技術人員的工作。

交流團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航天基金會負責人等合影。

    航天團參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館

    澳生放“火箭”體會航天難

    【本報記者梁碧琪武威廿二日電】“一飛衝天去,小小穿梭機。”小時候的兒歌成真,穿梭機卻變成小火箭。“第十一屆澳門大學生酒泉航天科技交流團”一行,今日製作模型火箭並放飛,還參觀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館。有團員感嘆組裝小火箭不容易,我國航天技術人員研發真正的火箭,想必更困難重重,須經歷多次的試驗與失敗,才獲得成功。

    交流團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行程來到最後一日,今日上午獲安排製作模型火箭。團員們利用派發的材料,包括火箭筒身、尾翼、頭錐、降落傘、炸藥等,組裝成一支支小火箭,並在其上簽名留念。其後,交流團一行帶着模型火箭成品前往東風體育館前放飛,部分完美升空並成功打開降落傘,部分在原地爆發或偏離航道,衆人的心情隨着小火箭的發射情況大起大落。

    成功升空心情興奮

    團員歐陽奉天、梁季珍的小火箭成功升空,心情興奮。兩人表示,製作模型火箭的過程不易,步驟繁多又複雜,而且須注意小細節也要做得精準,因祇要有少許差誤,便會影響小火箭成功點燃發射,或升空航道垂直與否。從中聯想起我國航天技術人員要進行很多工序,確保萬無一失,才能讓火箭成功升空,更可能要在研發過程中獻出寶貴生命,令人敬佩。

    團員吳潔瑩稱,是次製作的模型火箭,炸藥屬小份量,尺寸亦是小型,但組裝有難度。相信若是製作真正的火箭,定必更困難和危險,需要投入很多成本、進行多次試驗、作出大量付出才能成功。前日曾到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瞻仰,當中安葬了衆多為祖國航天事業犧牲的航天人,得悉一位航天技術人員為不傷及同伴、影響設備,最後被火活活燒死的故事,覺得他們很偉大。

    完成模型火箭製作和發射後,交流團參觀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館,透過模型、展板、圖片等豐富展材,加深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與現況。午後一行乘坐長途車赴武威,獲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航天基金會負責人送行。

    交流團明日將轉往蘭州,與蘭州大學師生進行學術交流講座,晚上舉行分享會,總結行程。

    (圖片由本報記者梁碧琪武威數碼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