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新聞小語)檢視工作 再邁新步
  • 粵政協訪澳調研灣區“軟聯通”
  • 加思欄瀕危古樹今修剪護理
  • 昨午“紅雨”多區倒灌微浸
  • 青年墮代購騙局失九萬六
  • “一戶通”普及工作坊報名
  • 男子墮兼職刷單騙局失三萬五
  • 兩人墮“公檢法”失三百二萬
  • 祐社親子製作心意卡謝親恩
  • 內地漢綁藏舊手機青茂衝關被截
  • 工聯北綜兩活動致敬母親
  • 睡佛堂周三派福袋
  • 閩澳學聯體驗划龍舟
  • 繁促會聚會感恩母愛
  • 兩團體手作坊教製護膚霜
  • 哀傷輔導助疏解情緖
  • 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成員的替補及宣誓
  • 基本法卅一周年推網上遊戲
  • “關愛少勇軍”推廣國防教育
  • 新聞特搜

決心先行 綜治交通

2015-07-29 06:30

    決心先行    綜治交通

    本澳交通困局源於“路太少,車太多”,加上公交系統滯後、居民日常出行習慣等因素交織一起,交通死結越見難解。控車增長,社會討論多年,至近年終見當局提出較實質的政策建議。當局能否迎難而上,逐步落實控車,社會拭目以待。

    繼早前提出調升公共停車場收費、推出旺區每十分鐘一元咪錶位後,當局昨指出已完成修改《機動車輛稅規章》,建議將旅遊用途客運車輛剔出免稅範圍,並調整機動車輛稅率,並爭取今年第三季進入立法程序。同時配合明年投入使用的新驗車中心,擬調整車輛強制驗車年期,加快淘汰舊車。本澳養車成本偏低,是導致車輛急增的主因之一。但單以經濟手段控車,是否靈丹妙藥?

    近年車輛急增,與居民經濟收入改善、追求生活質素有關。更重要是公交不濟。雖然當局已推行新巴士服務模式,巴士班次增加,但在繁忙時段依然“搭巴難”,加上大量外僱、遊客同樣以巴士作為交通工具。為免受“逼巴士”之苦,亦難以估算公交出行所耗時間,越來越多人選擇以私人車輛代步。另一方面,私家車及電單車兼備的家庭,甚至“一人一車”、“一人多車”,不在少數。彈丸之地,本應是步行、公交已可解決大部分人的出行需要,如今私人車輛卻似成為必需品,但道路有限,困局可知。

    車輛急增、交通惡化,互為因果,這一惡性循環已成高速發展城市的通病,合理管控私人車輛亦是必然選擇。但在私人車輛成為必需品的今天,車稅加太多,恐社會反對;加太少,卻又難起控車實效。加車稅又涉及車商利益、影響年輕人做車主的願望,考驗政府的智慧、決心和魄力。早前當局曾提出取消繁忙地區公共停車場月票,詎料數月後卻變成“凍結”,落筆打三更,更糟糕是予人“放過”少數既得利益者的印象,令往後大刀闊斧控車更見困難。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地方都曾以大幅增加稅費控車,有短暫成效,實施初期新車落地放緩,但很快故態復萌,有需求的消費者都不介意車價較貴。

    控車增長,肯定觸及社會各階層切身利益,更難以形成社會共識。故要落實控車,政府必須依靠交通實際狀況,制訂措施,果斷執行,考驗決策能力。過程中要向社會闡明控車對本澳長遠發展有何好處,否則事事將問題推向“尋求社會共識”,結果議而不決,恐怕控車只會淪為口號。

    推動公交改革、優化步行環境,是解決交通困局的真正法門。澳門宜行,優化步行環境,要令居民感受到步行更方便,減低對私人車輛的剛性需求,配合經濟控車手段。公交政策需要新思維、大改革,以使用服務者為中心,交通死結才有望鬆綁。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