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港澳記者了解國產機研發歷程
  • 黎若嵐:土生土語是澳孕育語言
  • 今多雲驟雨
  • (新聞小語)汲取教訓 保障更生人士
  • 鏡湖:護理促進醫療產業發展
  • 黃潔貞促建高水平護理梯隊
  • 培道才藝達人比拼精彩紛呈
  • 學聯成員學習國安知識
  • 全澳教師籃球賽卅七隊競逐
  • 教局建言平台關注青年體質
  • 明愛特教交流會分享心得
  • 中國海洋大學訪澳大促合作
  • 閩政協主席訪城大促交流
  • 青年教師赴港交流收穫豐
  • 福校幼園慶母親節溫馨感人
  • 城大論壇促琴澳金融發展
  • 新聞特搜
  • 恆山黃芪認證技術琴澳落地
  • 工聯北綜講解防坐骨神經痛
  • 智耆之友午膳齋宴溫馨

持續投入資源增澳承載力

2015-08-03 06:30

人口持續增加,承載力備受關注。

    未來人口呈近期增幅較快

    持續投入資源增澳承載力

    【本報消息】土地資源有限,常住人口和外來人口卻不斷膨脹,本澳人口承載力上升已成為社會最重要議題之一。新鮮出爐的《澳門人口政策研究報告》設“人口承載力”章節,綜合分析澳大、旅遊學院、城市規劃研究學會的研究結果後,得到現時的人口承載力存在壓力但仍有空間,未來的人口承載力要逐漸提高,需要繼續增加各類資源的投入。同時,由於預計未來人口呈現近期增幅較快,長遠增幅放緩的趨勢,故在公共資源方面,近期需求將比遠期需求的壓力大。

    水資源嚴重不足

    報告認為,本澳人口承載力現況可歸結為四點:一、人文發展指數在國際上排名較前,從健康長壽、教育和生活水平三方面反映澳門的綜合發展水平和持續發展能力相對較強;二、本澳擁有相對較強的物質積累基礎承載力,高於香港、新加坡、北京、上海等地區;三、土地面積小、人口密度高、道路和綠化等土地資源少是目前土地綜合承載力面臨的現實問題,亦是制約澳門人口承載力的瓶頸;四、本地水資源嚴重不足,電力和其他能源消費不斷上升,但相關資源承載力的不足並沒有對目前的人口承載力構成影響。

    未來的人口承載力將呈現三個特徵,一、制約本澳人口承載力的關鍵因素是土地資源;二、經濟發展是人口承載力的重要支撐;三、社會公共設施建設若能獲得更好發展,人口承載力還有提高的空間。

    車輛年增不超4%

    報告特別就紓解人口承載力在交通、環保方面提出建議。交通方面,建議根據《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二○一○——二○二○)》的中期檢討結果,評估未來交通發展及制訂後續實施策略;優化及完善道路網,因地制宜整治及擴容現有道路;保障居民公交出行,努力在達至《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二○一○——二○二○)》公交分攤率五成的目標基礎上,逐步提升;控制車輛數目,爭取逐步達至車輛年增長率不超過百分之四的目標,同時研究開放不同的士經營模式,系統化管理酒店及娛樂場客運專車等商用車輛;立即開展立體交通系統的研究及規劃,並優先在新區試行;加快輕軌建設進度;加快建設城市自動步行系統,持續增建公共停車場;盡快完成澳氹第四通道的論證工作,爭取早日興建,同時推進粵澳新通道建設。

    環保方面,各界應堅決執行已適用於澳門的《京都議定書》有關規定;加強環保教育,與社會大衆共同推進“節約循環社會”的建設;落實《澳門環境保護規劃(二○一○——二○二○)》的基礎上,須綜合治理移動污染源,同時優化垃圾焚化爐、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深化區域環保合作,多領域、多角度強化與鄰近地區在環境資訊、生態建設等領域的合作機制,逐步構建“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