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烏稱俄發動新一輪導彈襲擊
  • 美援外助長戰火
  • 胡塞稱再擊落美軍無人機
  • 美擬援烏“愛國者”導彈系統
  • 美網民:為何大學安插狙擊手
  • 美媒:手機助力學生抗議活動
  • 美50高校反戰挺巴
  • “美國去死”宣傳冊瘋傳美高校
  • 長春三人放狗咬死流浪貓被罰
  • 美高校反戰抗議浪潮延至法國
  • 清華大學設人工智能學院
  • “跑冰排”
  • 國航擬購百架C919
  • 純電驅人形機器人“跑步”登場
  • 穗白雲區龍捲風五死卅三傷
  • 國產視頻大模型發佈
  • 日“極東”藥廠遭勒令停業
  • 美禽疫蔓延多州蛋價漲
  • 美今年首家銀行倒閉
  • 龍捲風襲美多地進緊急狀態

百戰留殘疾 慷慨話當年

2015-08-05 06:30

四川九十八歲的抗日老兵 趙步雲(資料圖片)

    百戰留殘疾   慷慨話當年

    ——四川98歲老兵憶述抗戰殘酷歲月

    現年九十八歲的四川眉山人趙步雲,從抗日戰爭起至抗美援朝,打了十幾年的仗,足跡遍及中國的重要戰場。日前,記者來到眉山市彭山區武陽鎮趙步雲的家裏,了解這名抗戰士兵的心路歷程。

    出生於彭山的趙步雲雖已鬚髮皆白、身材枯瘦,但精神矍鑠、口齒清楚,講起往事慷慨激昂。

    一九三八年初,趙步雲隨劉湘部隊出川抗日,先後轉戰湖南、湖北、山東、安徽等地,參加了台兒莊戰役、黃岡突圍戰、長沙會戰等大小戰役和戰鬥近百次,並在日本投降後參加了押送二千多名戰俘到武漢的任務。

    眼見自己開膛破肚

    七十七年過去了,那段歲月的殘酷直到現在仍然刻骨銘心:六月的中原大地山色空朦,田疇阡陌花草叢生。可是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中國士兵的遺體。

    “我的畏懼心理是被一次次交戰磨蝕的。我的機智勇敢也是在一次次交戰中提升的。”趙步雲表示,他到現在仍然會常常夢見作戰的情景。

    趙步雲參與的第一場戰役,川軍失利。一整排的人逃到山崖下的紅苕地,並在第二天一早見證了日軍的殘暴。

    一個川軍士兵被日軍綁在樹幹上,眼睜睜看着自己被刺刀開膛破肚,看着那些腸肝肚肺湧出又懸掛在自己的身上。在撕心裂肺的慘叫聲中,趙步雲摸出手榴彈,投向了日本士兵。

    “有種的大爺么爸們,給老子拼了哇!”他向身邊的弟兄們吼道。

    指着左膝蓋上的一條約十厘米長的深黑色傷疤,趙步雲說這是為了掩埋同鄉人劉成之而落下的傷疤。由於長期的戰爭生活,他的雙手、左腳、肩膀和背部先後五次負傷。

    數手指被生生鋸掉

    趙步雲表示:“一九三九年正月初八,在張山坡戰鬥中,敵人的飛機大炮對我們輪番轟炸,剛好一發炮彈落到我和劉成之所在的陣地上。”

    轟轟幾聲巨響,當趙步雲從土石沙塵、彈殼殘片堆裏抬起頭,發現身邊有三名戰友已經犧牲。其中,同鄉劉成之被炸飛,血淋淋掛在樹上。

    趙步雲要把劉成之的遺體搶回來,不顧一切地衝上去。“噠噠噠……”一陣機槍掃射,打中了趙步雲的左膝、右大腿和右手臂。

    趙步雲說,之所以這麼做,因為同樣來自眉山市武陽鎮的劉成之曾經救了他一命。在之前的一次轟炸中,劉成之曾飛身抱住趙步雲,他頭部被削去一大塊皮肉,但救起了他。

    趙步雲在昏迷中隨後被送到戰地醫院。由於失血過多、長時間耽擱和缺少醫藥,他的幾根手指被生生鋸掉,留下了終身殘疾。

    川軍士兵邊打邊學

    抗戰勝利以後,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川軍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評價不一。趙步雲打趣說,美國人發明的術語“不對稱戰爭”完全可以用來描述當年的戰鬥。

    當時,趙步雲和其他川軍士兵領到的裝備都很簡單:一枝中正式步槍,一頂斗笠,一雙草鞋,一張綁腿布,一床薄被兩套單衣。一個整編師往往僅有三十來挺機槍,十多門追擊炮,有的師甚至連一門野戰山炮都沒有。

    趙步雲在上戰場前從來沒摸過槍,而他們面對的日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戰略儲備豐富。

    “我們廣大的川軍士兵,普遍都是一被徵召即上戰場,邊打邊學的。我們在鮮血染紅的路上,在刀光劍影中倉促上陣,然後與強大、裝備精良的日軍搏殺。”趙步雲說。

    最後記者問道,假如有一天當年侵華日軍的後人來看望他,會有何感想。略微沉思幾秒後,趙步雲說:“還莫得過日本人來看我。要是他們真來了?我們這兒有句俗話‘恨老不恨小’,罪是老的犯下的,小的教育好了就行了嘛。”

    (成都四日電)

    新華社記者  吳文詡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