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急救知識講座報名
  • 藝術節推母親節七折優惠
  • 業界促澳內地中亞旅遊合作
  • 瓊參與旅博會推動一程多站
  • 青少年學生書法賽報名
  • 裝備孩子迎戰人工智能時代
  • 城大雅高集團共育管理人才
  • 聖德蘭科普日親子同樂
  • 澳代表出席論壇探科普教育
  • 少林禪武文化研究會成立
  • 珠澳法律青年傳承五四精神
  • 蓮花獅子會成立理監事就職
  • 福州老人會遊穗增情誼
  • 業界嘉興研討新時代新聞攝影
  • 湯澔朗鋼琴獨奏受歡迎
  • 圖書館周活動吸引親子
  • 漁民婚嫁
  • 幻彩大巡遊攝影賽昨頒獎
  • 今多雲有驟雨
  • “下環巡禮”推動多元旅遊

劉本立:政研室僅研究非決策

2015-08-06 06:30

劉本立(右二)與聽衆探討人口 政策

    建議發掘長者就業補充勞動人口

    劉本立:政研室僅研究非決策

    【本報消息】人口政策研究報告預計二○二五年人口將增至七十五萬,但被質疑與改善居民生活質素充滿矛盾。政研室主任劉本立昨日再上電台節目解畫,稱數字是推算而非目標,承認承載力受壓,但可透過平衡人口在本澳各堂區分佈、都市更新、區域合作等紓緩。補充勞動力的議題上,他強調發掘五十歲以上的長者就業對補充勞動人口頗具潛力,但政研室祇是政策研究,所提的都是原則性和方向性建議。

    平衡人口分佈各區

    劉本立指出,七十五萬人口推算的根據,包括人口自然增長、家庭團聚人士等主要增長來源所推算。根據三間機構研究,七十五萬人口的承載力可以承受,因承載力是動態調整,前提是透過平衡人口在本地各堂區分佈、都市更新等紓緩人口增長帶來的壓力。

    政研室高級技術員阮建中稱,承載力評估要綜合居民健康、壽命、教育、基礎設施、經濟水平、土地綜合承載力。本澳基礎設施和經濟水平的累積基礎承載力較強,但土地承載和水、電資源不足有局限,資源短缺由於有區域合作機制等解決,對承載力影響不大,前者隨着橫琴新區開發和二十四小時通關等有望紓緩壓力。

    外僱居澳跌至六成

    人口增長率下降,將凸顯勞動力供應不足問題。劉本立指出,目前本澳勞動人口需求五十萬,預計需求未來續增,供需缺口也將由目前的二十二萬再增,但他未有預測具體實數,稱因會受內外經濟波動等影響而難以預測。同樣,報告也沒有獨立預測外僱的增長數字,是考慮計算到本地常居人口的“居住澳門的外僱”近期有變,由於通關措施等改變,居澳外僱由最高峰八成以上跌至去年底六成,預計該數字會持續下降,未來人口增長率預料也將下降。

    在填補勞動力缺口上,建議釋放、發掘、善用潛在勞動力,包括推動女性和五十歲以上的長者就業,其中蘊藏“不少潛力”。不少六、七十歲長者仍然身體健康,希望在興趣之餘為社會再作貢獻,“老有所為”的形式可以是兼職和義工等。至於有何具體建議推動長者就業?他強調稱政研室祇是研究部門非決策機構,故政策建議都是原則性,希望作為政府政策參考。

    十萬澳人旅居海外

    劉本立也提出吸引旅居海外的十萬澳門居民回流,尤其是優秀人才。政研室高級技術員連信森指出,去年七月至今年六月人才發展委員會成立的人才資料庫有六千五百多人登記,當中一千二百多人居住外地,以香港、內地及台灣為主,並以中青年居多。吸引人才回流,建議以科教人才作試點,鼓勵獲得專利的澳門人科學家回流,並嘗試以短期服務的形式增加回流靈活性,加強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