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六一”兒童節有獎遊戲頒獎
  • (新聞小語)街市創新經營迎合時代需求
  • 青委倡逐步提升限購煙年齡
  • 民青會籲正確認知吸煙禍害
  • 坊會冀持續優化街市設施指示
  • 新青協:引青年進場經營
  • 婦聯:續收集意見完善配套
  • 民眾建澳:續檢視完善紅街市設施
  • 多措並舉 澳琴科技產業協同發展
  • 工聯冀訂整體街市發展策略
  • 團體:合力促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 經科局科技賦能 助企業拓展前景
  • 天津聯誼會換屆設青年婦協會
  • 劉雅煌建言促全國旅遊業
  • 望廈山房擬年底前局部開放
  • IMF:澳今年經濟增長13.9%
  • 家協賣旗籌逾五十五萬
  • 深港澳青年交流創業
  • 中大情教基金會訪粵澳工商聯
  • 澳門海南青服簽合作協議

西灣橋鐵馬專道明年定去留

2015-08-12 06:30

臨時性質的西灣大橋電單車專道已使用三年

    西灣橋鐵馬專道明年定去留

    羅司稱舊橋旁建姊妹橋無能為力

    【本報消息】跨海大橋電單車意外頻仍,議員鄭安庭建議當局禁止電單車使用友誼大橋,改為開放嘉樂庇大橋讓電單車通行,並質疑西灣大橋電單車專道未能物盡其用。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當局無意改變,但認為西灣大橋電單車專道每半年續期“冇乜意思”,明年初將決定是否變成永久或撤銷。至於在嘉樂庇大橋旁增建“姊妹橋”,羅立文雖然認同,但坦承冇能力做咁多嘢,當局會先完成新城與離島連接的第四條跨海通道。

    過橋鐵馬意外降

    羅立文表示,今年上半年,使用西灣大橋的電單車日均數量近一萬三千架次,佔大橋日均交通量百分之十七。與行駛友誼大橋的九千二百架次相比,行駛西灣大橋的電單車數量已超越友誼大橋。至於跨海大橋涉及電單車的交通意外,去年共二百四十九宗,較一三年下降百分之七點八,反映自措施實施後,對改善電單車跨海交通安全起到一定作用。

    舊橋維持行公交

    嘉樂庇大橋現為公交專道,現時日均乘坐公交行經嘉樂庇大橋的乘客超過十萬人次,若改為電單車專道,將使十八條巴士路線繞行其他跨海大橋,將加重另外兩條大橋的負荷,亦會令到日均超過十萬人次的公交乘客大幅增加出行時間。為配合未來離島發展所帶來的交通需求、落實公交優先政策,有需要維持嘉樂庇大橋作為公交專道。過去曾經提出禁止電單車行駛友誼大橋,但社會對此仍未有共識,故暫時未具條件實行。

    第四通道先着手

    鄭安庭追問時強調並非將嘉樂庇大橋改為電單車專道,祇是希望增加電單車通行。

    羅立文稱無意改變,至於西灣大橋臨時電單車專道自一二年設置至今約三年,每半年續期一次,“冇乜意思”,故明年初會決定變成永久或取消。至於在嘉樂庇大橋旁增建“姊妹橋”,羅立文雖然認同,但坦承冇能力做咁多嘢,當局會先完成新城與離島連接的第四條跨海通道。

    鐵馬不宜走下層

    交通事務局交通規劃及建設廳長鄺偉卓提到,若西灣大橋下層通道開放電單車通行,需額外改善抽風工程,改建需時兩年,相關的通風設備系統工程,亦需與輕軌建設配合。假設通風系統改建後,輕軌已落成使用,屆時兩旁不適合電單車行駛,故暫時決定不在下層通道開展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