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專家理大談AI教研使用
  • 海星知識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 新華歌唱賽誦唱中華經典
  • 理大學士課程招內地生
  • 中德親子運動日溫馨熱鬧
  • 海暉中山畢業旅行拓視野
  • 國家資助澳大美術培訓報名
  • 城大校長赴渝研討英語教育
  • 培華史地問答賽精彩刺激
  • 世界年輕大學澳大排十四
  • 幼兒籃球嘉年華濠幼獲佳績
  • 創新學院學生會新閣就職
  • 國際供應鏈建模賽科大獲冠季
  • 科大嘉許交流生服務大使
  • 聖大港中大活化港公共空間
  • 勞校生赴琴生態研學增見聞
  • 今大致天晴
  • 浸信會愛羣成立十周年
  • 全運殘特奧口號徵集逾三千份
  • (新聞小語)中央撐澳 各界協力建澳

舊車謀出路 減廢活交通

2015-09-15 06:30

    舊車謀出路     減廢活交通

    地小的先天缺陷,加上車多的後天困擾,讓本澳的交通困局幾乎成為不治之症。公交不濟、泊車難、日塞夜塞,就連劏車報廢也受困擾。青洲、羅理基博士大馬路等私人廢車場屢現的“疊山奇景”仍未解除,公家的臨時廢車場亦不能倖免,“爆棚”的危機正悄悄迫近,思量解決廢舊車輛的出路,成為當務之急。

    掌控交通政策的司長和交通局長都是新官上任,控車的莊嚴承諾,駟馬難追。“重錘”預料明年正式出擊,除加車稅、泊車費,養車成本增加如箭在弦,政府也來一招加快淘汰,多管齊下以實現汽車年增長四個巴仙的目標。輕型客車的驗車年期將由十年減至八年,之後更要每年一次大驗身。政府數數手指,粗略估計,目前廿四萬五千輛在路上奔馳的車輛,將有九萬輛要提前檢驗。驗車年期縮減,指標越收越嚴,舊車淘汰速度看似有望加快,問題是淘汰出來的舊車如何處理?處理能力停滯不前,難保舊車不會成為二次污染的罪魁禍首。

    車主報廢車輛無非兩途,一是通知交通局拖往蓮花路車輛存放場,然後登報九十日,若車主未有領回車輛,再交由財政局根據法例公開拍賣;二是將廢車賣給廢車場,拆解後將零件和廢鐵賣往香港或其他地方。問題是前者費時,車輛“有入難出”;後者拆卸廢車零件出口又慢又污染,且受運費增、需求降的困擾。廢舊車場面臨“公有公逼,私有私堵”多年,問題始終難解。廢車場混亂不堪,外因也有立法的“拖字訣”作祟。作為規管約束之根本,《機動車輛修理工場的運作和發出准照規章》講了逾十年仍然“修訂中”,何時公開諮詢更是杳無音訊。法律制訂了無期,“冇王管”必橫行無忌。

    如同垃圾圍城,廢舊車輛無處可逃,在本地如同困獸鬥,惟倚靠區域合作,助一臂之力。高官多次強調已與廣東省長時間磋商,利用粵澳合作框架,在粵尋找適合地點處理澳門的惰性建築物料和廢舊車輛問題。原則是“去蕪存菁”,讓“廢物重生”,無害的堆填大海。思路雖好,但會否製造神憎鬼厭的污染,必須講清講楚,方可放下心頭大石。再者即使如特區政府所料,在今年餘下三個月內獲得粵方首肯敲定,澳門的拆件、內地的堆埋,所有的軟硬體建設需時,澳門更分分鐘面臨人資短缺的危險,何時落實不敢妄斷。

    加快淘汰更多是控車的行政手段,而非自然之舉。這樣的政策下,“ 正寢”未必是因為“壽終”,澳門地小,與其他大城市相比,同樣的期限內,車輛行走里程少,折舊率就是有限數。除“拆件零售”外,整輛舊車輸送到其他偏遠落後地方,例如同為左上右落的部分非洲國家,或許仍有再利用的潛力,亦可減少資源浪費,或許是一條更便捷簡單的新出路。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