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佛總三活動明賀誕
  • 澳汕青少紅色之旅收穫豐
  • “獅飯送愛”關懷弱勢
  • 湘澳青年會改選續搭橋樑
  • 晉澳企業家座談會促合作
  • 珠寶青創協換屆繼往開來
  • 深合區完善立法推琴澳共融
  • 冀領導訪省級政協會拓合作
  • 灣黃會訪本報促交流
  • 好家園新閣訪中聯辦介紹會務
  • 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盛大莊嚴
  • 劉雅煌:夏寶龍調研意義重大
  • 港澳車北上錄二百三萬輛次
  • 特色慶典
  • 各界:擴八市自由行增企業信心
  • 新聞特搜
  • 聖大與俄高校簽合作備忘
  • 東南師生五四升旗弘愛國
  • 城大生了解民防中心運作
  • 教育會講座分享提問技巧

城規委倡建大型地下儲水池

2015-09-15 06:30

狗場去向社會高度關注,尤其土地利用方面。

澳門內港一帶經年受水浸之苦,建大型儲水池是否出路?

    防水浸狗場有用武之地

    城規委倡建大型地下儲水池

    狗場專營權年底屆滿,去留正待政府研究,各界圍繞交通、房屋、體育、社會設施、學校等議題,各有訴求,土地再利用備受關注,身兼城規會委員的澳門岩土工程協會監事長李熙燁表示,姑勿論賽狗去向如何,其地下空間都可有更大用途,倡建大型地下儲水池抗洪系統,長遠解決水浸難題。

    低窪地長期水浸

    內港、新橋、沙梨頭等一帶低窪地,經常受水浸之苦,居民一遇打風、暴雨就頭痛,政府多年束手無策,說好了的短、中、長期計劃至今未見大進展。長期關注水浸問題的土木工程師李熙燁分析,澳門水浸主要分海水倒灌及落大雨排水不足兩方面,兩者相關但卻是不同問題。

    簡單而言,政府、民間現有兩方案,一是內港建堤,類似小水壩的形式,其二是內港建泵站。兩方案各有缺點,建堤必對沿岸環境及航道影響大,風險也高,一旦決堤危害嚴重,情況一如美國密西西比河堤不時泛濫

    也有決堤情況,財物、人命損失大,澳門人口高度密集,建堤可行性不高。

    至於泵站則屬臨時性,只能在“低潮”及大雨時才用得着,將雨水泵落大海,惜一遇“高潮”即無用武之地。再者,水浸多因打風兼大雨,又會令“低潮”變“高潮”,故方案“時得時唔得”。

    不影響地面建築

    李熙燁提出第三方案,即在狗場(蓮峰球場)建大型地下儲水池系統,認為方案優點不少,既不影響環境,又可將觸發周邊地區水浸的“雨水、海水”引流至此,長期解決部分水浸問題,其儲水亦能用於蓮峰球場、周邊地區公園的灌溉、社區設施的沖厠等,符合環保原則。另外地下儲水池系統的造價、維修保養成本都“好低”,長期效益很大,“用投資角度睇,一定賺大錢,市民會有好大得益。”

    他解釋,狗場土地原為填海地容易開挖,地點適中兼且面積夠大,是理想的地下儲水池選址,不論地面將來有何用途都不受影響。香港也有類似系統,如大坑東、跑馬地地下蓄水池計劃,得過不少獎項。另日本、馬來西亞等地都有類似工程。

    李熙燁以其經驗估計,整個狗場地面面積十幾萬平方米,若挖一層停車場即三至四米深,只用三分一至半個球場的地下空間就夠,其他空間可建地下停車場等。儲水池具體情況得看最終的設計及深度,可以挖更深甚至分兩層都得,工程上可行。

    修法分開使用權

    現時社會對狗場去留最上心,李熙燁則稱,上述建議屬地下空間利用,與地面活動無大關係,就算未來或續約都有條件建造,政府可與承批人傾。不過,當局必須修訂已告滯後的相關法律,應參考其他先進地區做法,將地面、地下的使用權分開,讓政府取回地下空間使用權,免重蹈過去輕軌、隧道遇上的難題。

    按香港發展局資料,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分兩期,合共蓄水量為六萬立方米,約等於廿四個標準游泳池,可抵禦五十年一遇的大暴雨。整項工程涉資十億七千萬港元,預計一八年完成,第一期早前開始運作。

    本報記者  甄慶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