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專家理大談AI教研使用
  • 海星知識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 新華歌唱賽誦唱中華經典
  • 理大學士課程招內地生
  • 中德親子運動日溫馨熱鬧
  • 海暉中山畢業旅行拓視野
  • 國家資助澳大美術培訓報名
  • 城大校長赴渝研討英語教育
  • 培華史地問答賽精彩刺激
  • 世界年輕大學澳大排十四
  • 幼兒籃球嘉年華濠幼獲佳績
  • 創新學院學生會新閣就職
  • 國際供應鏈建模賽科大獲冠季
  • 科大嘉許交流生服務大使
  • 聖大港中大活化港公共空間
  • 勞校生赴琴生態研學增見聞
  • 今大致天晴
  • 浸信會愛羣成立十周年
  • 全運殘特奧口號徵集逾三千份
  • (新聞小語)中央撐澳 各界協力建澳

團體促規管醫學美容

2015-09-17 06:30

本澳不少美容院以醫學美容招徠

調查發現,六成受訪者接受服務前非完全了解醫學美容的風險。

    良莠不齊亂象多    安全風險易忽視

    團體促規管醫學美容

    【本報消息】愛美乃人類天性,美容整形之風日漸盛行,不過入侵性美容卻絕非“敷塊面膜咁簡單”,鄰近地區間有出現的整容、抽脂致死悲劇,正正告誡世人“不當貪靚隨時冇命”。群力智庫中心調查發現,曾接受醫學美容的受訪者比例高,但大多對其安全風險、法律要求認知低;加上業內亂象處處,非法行醫、無牌經營、美容院踩過界施行醫療程序,甚至於酒店房“就地開刀”的非法行為不少,呼籲政府及公眾關注。

    輕視入侵性美容

    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黃潔貞及岑耀昌,昨日下午四時召開“立法規管澳門醫學美容研究報告”發佈會。群力指出,涉及整容、注射等入侵性美容服務,以及使用激光等高能量儀器的醫療風險相當高,操作不當,輕則令消費者身體受損,重則隨時致命。當局有監管美容業,但存在灰色地帶,加上澳門現在未有針對性法例監管醫學美容,且沒有清晰區分醫療程序和一般美容服務,以致坊間不少美容院打着“醫學美容”的旗號,不當地施行醫療程序,對顧客的健康構成風險。

    光顧者少問醫生

    岑耀昌表示,研究團隊冀藉本次調研,促政府當局正視問題,填補法律漏洞,讓業界有法可依,保障消費者安全。他們在今年七月於澳門各區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十八歲以上曾使用或有接觸過美容服務的澳門居民,共發出一千一百四十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一千一百二十七份,七成受訪者年齡介乎二十六至四十歲。

    調查發現,不足一成受訪者在選取坊間美容服務時會詢問醫生或專家建議。有六成表示經常進行包括除斑、激光及彩光脫毛、抽脂整形、注射治療、豐胸等醫學美容療程;但四成五不知何謂“醫學美容”;僅得三成五受訪者知悉“醫學美容”屬醫學類別;更有六成受訪者指在接受美容服務前,非完全清楚醫學美容治療(如激光治療、抽脂整形)的風險,以及不知醫學美容須在醫療場所內進行。近半意見不知醫學美容須由專業資格醫生負責。

    酒店注射避監管

    身兼立法議員的黃潔貞提到,通過質化研究,亦了解到美容服務業的不少亂象。有行內整型外科醫生反映,本地非法行醫情況嚴重,部分美容院會招攬外地醫生到澳為客人進行醫學美容療程,但有關人員的專業資格、有沒有在澳註冊行醫成疑。另外,在醫療診所以外地方進行注射或微整形手術屬違法,不過有黑心美容院或非法診所明目張膽提供醫學美容服務。過去更有聲稱來自韓國或台灣的醫生帶客人到酒店進行醫學美容注射(如:打肉毒桿菌、透明質酸、整容隆鼻、豐胸及尖下巴等),以逃避醫療監管。違法之餘,有關場所的衛生環境,以及消毒設施和藥品等配備難有保證,在惡劣的衛生環境下為客人提供高風險整形手術,難保障顧客的生命安全。

    發牌存灰色地帶

    黃潔貞指美容行業發牌制度有灰色地帶,或規範不清晰之處。民署所發出的美容院牌照僅能進行頸部以上的美容,若要提供全身按摩,則要申請酒店業類牌照,如涉及入侵性醫療行為則要到衛生局申請。透過網上廣告得知本澳存在美容院“唔夠牌踩過界情況”,接受美容服務後出現不良反應的受害者一般抱“醫好就算”心態,較少申訴。冀當局釐清醫學美容及普通美容的定義、加強巡查、填補法律漏洞外,亦希望藉此調查,喚起消費者對美容服務風險的警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