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從行政板塊整合談到摒棄單純業務觀點

2015-08-17 05:08
  行政長官崔世安近日在前往立法會回答議員提問時指出,精兵簡政、架構重整是今屆政府的重要施政目標。繼今年上半年已撤銷城規會、醫療系統建設跟進委員會、經濟發展委員會、科技委員會的秘書處,並完成民署的文化、體育職能轉移案後,下半年將有七項工作機構整合工作,包括法務局與法改局合併;社工局重組並接收法務局少年重返的職能;監獄重組並接收法務局少年感化院的職能;撤銷燃料安全委員會並併入消防局;人資辦併回勞工局;郵政局與電信管理局合併為郵電局;撤銷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並由體發局承擔其職能及工作。
  這是行政改革,精兵簡政的其中重要組成部分,有其必要性。此舉不但有利於解決政府機構臃腫、重疊、分工不清等問題,而且對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明確相關部門職責許可權等方面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實際上,在國際社會上,行政改革,精兵簡政的主要做法,就是改變政府組織機構臃腫重疊、層次過多、職責不清、缺乏效率的狀況,做到結構合理,功能齊全,運轉協調,靈活高效。精簡機構是指為了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而精簡政府工作機構。政府機構龐大臃腫,層次過多,職責不清,互相扯皮,是形成官僚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對政府機構進行改革。
  具體到今次的七大板塊的整合,法務局與法改局的合併,除了是日常的登記等業務外,有利於法律草案的研擬,避免交叉重複。社工局重組並接收法務局少年重返的職能,監獄重組並接收法務局少年感化院的職能,有利於對少年教化工作的梳理,尤其是區別處理正在接受懲教和已經結束懲教者。撤銷燃料安全委員會並併入消防局,讓預防與撲救燃料安全意外緊密結合。人資辦併回勞工局,使得核准和管理外內僱員更具科學化和合理化。郵政局與電信管理局合併為郵電局,過去兩者就曾經是一家,後來是因應電訊公司成立,而將電訊業務分了出去;但電訊公司只是一家企業,電訊業務仍需要進行行政監管,因而後來又成立了電訊行政主管機關,並從任務編組晉升為常設機構;現在將兩者合併,就是回到三十年前的郵政與電訊管理一家,可以節省許多人資。撤銷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並由體發局承擔其職能及工作,顯然是為未來按照《澳門基本法》關於「非政權性市政機構」的規定,整合屬於文康活動的格蘭披治大賽車業務,實際上當年的格蘭披治大賽車活動,就曾長期由市政廳主辦,後來才成立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並將之移交旅遊局。現在再將之移交體育發展局,不排除在市政機構整合時,將會按照《澳門基本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文化、康樂、環境衛生等方面的服務,交由受政府委託的非政權性市政機構打理,因而使得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業務,可能會隨著體育發展局的調整,又回到市政機構的手中。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其回歸後從市政廳移交旅遊局,其一把手由旅遊局長兼任,與同是一年一屆也是澳門特區「國際名片」的的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也是由旅遊局主理。由於眾多業務集中在一人身上,難免會有「甩漏」,如曾經播錯國歌,而且還是局長的葡國同胞奪得冠軍,卻在頒獎時播放英國國歌,氣得頒獎的行政長官崔世安未合照就離場。因此,行政長官崔世安對此作出調整,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從旅遊局分離出來,成為獨立機構,其一把手不再擔任旅遊局長。當時的理由是,必須集中精力辦好格蘭披治大賽車六十週年的盛事。但六十週年慶典過後,格蘭披治大賽車回復常態,卻未見委員會回歸旅遊局,今次更是合併進體育發展局,其一把手不知「往哪裡擺」?
  其實,葡國車手獲冠軍卻錯播英國國歌,雖然確是錯得離譜,但畢竟還是屬於技術失誤問題,而將二零一零年第二十二屆澳門國際煙花節的其中一場比賽,安排在「九‧一八事變」七十九周年的紀念日紀念日舉行,這就是政治問題了。實際上,「九‧一八」這一天,被全中國人民視為「國恥日」。因此,每年在這一天裡,「九一八事變」發生地瀋陽市進行防空警報鳴放,以警示民眾勿忘國恥。而全國各地百餘座城市也在每年九月十八日進行防空警報鳴放。而當年的「九一八」前夕,恰逢發生「釣魚島風波」,海峽兩岸人民都同仇敵愾,紛紛以各種行動以示抗議,中國政府更是五度召見日本大使,發出警告。而當年的「九一八」當天,恰好又是全國的「國防教育日」(按:「國防教育日」是於每年九月第三個星期六舉行,當年剛好逢遇「九一八」紀念日),故連過去沒有進行過防空警報鳴放的珠海市,也因此而在當年的「九一八」當天鳴放警報,以示抗議。
  但就在這一天,亦即「國恥日」加上「釣魚島風波」正激起海峽兩岸四地人民極度憤怒之際,第二十二屆澳門國際煙花節的主辦當局,卻安排了菲律賓白金煙花公司、澳洲無限煙花有限公司施放煙花,其中的菲律賓與中國又有南海島礁之爭。當時本欄就已為文指出不妥,但執事當局卻一意執誤,在「九‧一八」當天施放煙花,使得澳門特區「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喜慶氣氛,與內地警鐘長鳴及遊行示威隊伍萬眾高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的悲憤、悲壯場景,形成極為強烈的反差。不禁使得人們搖頭嘆息:有關官員的政治敏感度確是太遲鈍了!
  這又引伸出在澳門特區尤其是特區政府各部門服務的非華裔人士,如何熟悉中國的國情尤其是政情的問題。應當說,回歸後,他們是衷心擁護「一國兩制」,對中國的中央政府也是滿懷尊重及崇敬心情的。而且,他們也勤學普通話及中文,希望能盡快融入華人社會,而且也是勤勤懇懇地工作,這正是「一國兩制」的成功體現。但無可否認的是,由於其中一些人是成長於非華夏傳統的思維定勢及氛圍中,對中國的國情尤其是政情並不瞭解,因而有時也發生了某些與「澳門回歸中國」的政治現實格格不入的情況。
  另外,即使是華裔公務員,也有一個摒棄單純業務觀點的問題,必須「既要埋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實際上,特區政府的公務員大多是「三門官員」--從家門到學校門,再從學校門到政府機構門,因而多是技術官僚,缺乏政治意識,更遑論政治謀略。因此,特首辦極有必要在已有各類顧問的情況下,增配政治顧問。而政策研究室也宜補強政治謀略方面的研究員,對特區的政治問題進行全面及分類研究,為特首和特區政府應對各種政治問題尤其是危機提供對策及預案。而各級公務員,也要使自己「經風雨見世面」,在大風大浪中接受鍛煉。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