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五四青年論壇”傳承愛國主義
  • 學界“五·四”升旗二千人參與
  • 港漢醉駕自炒撞花圃
  • 澳巴積極應對保乘客安全
  • 市署保障低窪區排水暢通
  • 黑沙環高廈火警疑電視短路
  • 兩車相撞騎士傷右膝
  • 兩換錢黨涉黑吃黑一被捕
  • 大三巴連續四天人潮管制
  • 大三巴哪吒廟滲水促修繕
  • 黑雨來襲關閘總站變“水簾洞”
  • 社諮委促堵關閘總站漏水點
  • 澳三年來首度黑雨
  • 珠中暴雨多區成澤國
  • 汕尾同鄉會返梓紀念媽祖誕辰
  • 中歐商協參與波爾多評酒會
  • 建機商會講解水與混凝土關係
  • 澳青座談傳承“五四”精神
  • 口腔醫學會赴台參年會
  • 中大政務學院校友會成立

“生源救亡”做爛市得不償失

2015-09-27 06:30

全澳高等院校的内地學生佔比已近四成,再擴招的規模應如何拿捏?

    學者憂高校過度膨脹拖低教學質量

    “生源救亡”做爛市得不償失

    跌、跌、跌,講的並非跌足一年的博彩收入,而是未來的本地高校生源。政府為此“急就章”苦謀對策,“挖角學生”的大計首先從向國家教育部申請增加來澳就讀的内地生名額開始。惟社會對當局“追數”舉動憂慮重重,質疑“重質”和“擴量”難以兼得,一旦跌入“跑數”黑洞,分分鐘毀掉澳門高教的招牌。學者促請政府、高校“計清盤數”,公開資助賬目和培養成本,恐防助就高校以擴招為名,荷包脹滿為實。

    單一擴展未必好

    “沙士”前後本澳的出生嬰兒跌到歷史新低的三千人,加上其後的金融風暴等影響生育意慾,十多年後的今天,適齡的中學生正在由早前的六、七人銳減到五千,高中畢業生更將於未來兩、三年內跌入“歷史低谷”約三千餘人。以每年約一半學生留澳升學計算,屆時僅僅餘下一千七、八百人在澳門升學,僅夠三所主要的公立院校澳大、理工、旅院“塞牙隙”。在高校的人口密度比堪稱世界一流的澳門,究竟高校為誰而生?剩下的高校生源何處尋?耐人尋味。

    生源不足的問題不獨是澳門遇上,“近水樓台先得月”,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固然是從有超過十三億人口、每年中學畢業生以千萬計算的内地入手,但需要引入幾多理應有規劃,不代表可以“中門大開”、“自由進出”。近年本澳學校的內地生面孔越來越多,二○一○年在本澳高校註冊的外地生六千餘人,去年已經突破萬人大關,其中超過九成半都為内地生。外地生佔總體學生比例短短四年間亦由兩成躍升至接近四成,有學校的外地生已多於本地生。即使司長希望擴招“內外兼備”,內地和外籍學生兩者兼得,但按此發展趨勢,內地生突破半壁江山的結果應可以預見,與本澳旅遊業客源單一造成產業粗放發展相類似,生源單一對擴展視野、文化交流、學生成長都未必是好事。

    產業化乃糊塗帳

    另一方面,“生源下跌”與“高校自危”未必對等。生源危機警鐘敲響多時,但部分堅持走“小而精”精品教學路線的學校負責人,過去多次受訪都堅信生源減少對學校影響不大,信心滿盈。

    一來說明“擴招”並非每校都適合,二則說明教育有特色、教育質量受認可,則無畏無懼,其他一味躊躇滿志必須大搞擴招外地學生的高校未嘗不可借鏡。

    問題是部分高校要維持生存,便不願減招,皆因直接影響學校的學費收入,有學者直言,政府希望出手請示教育部祈求擴大生源的舉措,與推動高等教育產業化無異。但“產業化”在澳門從來是一筆“糊塗帳”,以高等教育產業化辦得有聲有色的英國為例,其政府收入的兩成即超過一百多億元英鎊來自高教產業,但大部分高校的辦學都幾乎可以自給自足,無需倚賴政府“泵水”。

    資源撥批透明低

    澳門卻不然,私立學校從教育用地分配,到財政資源撥給均依靠政府,且其分配比例的標準和理據,外界知之甚少,例如為何資助並非按本地生“數人頭”決定?政府始終交代不清。翻查高教辦資料,培養每位學生的成本因“各校未提供”而長期從缺;高校基於“行政獨立”、“財政自主”,也從未公開羅列辦學的財政收入和支出數據,私校的收入是否誠如“非牟利學校”的宗旨和承諾,完全回饋至本地學生的培育上,成了“不能說的秘密”。

    更弔詭的是,全澳每所學校對内、外地學生收的學費比例均不相同,有公立學校對兩岸四地的學生劃一收費,最便宜兩萬餘“有交易”,但有私立學校對内地生收費貴過澳門生一倍至約七萬元,究竟培養一個外地學生的成本是多少?政府投入是多少?如何打破政府“擴招等於繼續貼錢幫別人養仔”的嫌疑,理應交代清楚。

    高等教育要實現國際化,爭取國際學生是發展趨勢,但純粹為“生源救亡”而跑數,將導致師生比、學術水平、教學品質都連番受到影響,屆時不但做爛市、做壞品牌,更有機會導致惡性循環,生源質量下降,影響深遠,得不償失。

    本報記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