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急救知識講座報名
  • 藝術節推母親節七折優惠
  • 業界促澳內地中亞旅遊合作
  • 瓊參與旅博會推動一程多站
  • 青少年學生書法賽報名
  • 裝備孩子迎戰人工智能時代
  • 城大雅高集團共育管理人才
  • 聖德蘭科普日親子同樂
  • 澳代表出席論壇探科普教育
  • 少林禪武文化研究會成立
  • 珠澳法律青年傳承五四精神
  • 蓮花獅子會成立理監事就職
  • 福州老人會遊穗增情誼
  • 業界嘉興研討新時代新聞攝影
  • 湯澔朗鋼琴獨奏受歡迎
  • 圖書館周活動吸引親子
  • 漁民婚嫁
  • 幻彩大巡遊攝影賽昨頒獎
  • 今多雲有驟雨
  • “下環巡禮”推動多元旅遊

馬志成促增體育設施

2015-09-29 06:30

體育場地不足,多年來困擾社會。

馬志成

    馬志成促增體育設施

    倡開放更多校園社區使用

    運動、健體近年風靡全球,澳門不例外,議員馬志成躋身立法會兩年,體育議題的曝光率明顯提升。他指出,政府近年大力支持大眾體育、精英體育,雙軌並行,有一定成效,但社會需求日高,政府尚可加強力度,有必要再增設體育設施,開放更多校園予公眾在課餘時使用是其一出路。

    體育運動過去多予人強身健體、消閒或興趣的印象,儘管不少人都參加,甚至出錢出力,但論關注度則甚少可以跑出體育版,成為焦點“大事”,會擺上立法會議事殿堂的更少之又少,這是澳門體育人多年來的心結。

    體育是民生大問題

    或者有人說體育議題“細矮”,但身兼體奧會青委主任的馬志成卻稱為“大事”。他說,很多澳門人都講,體育運動只係興趣,強身健體,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人生在世,無論做甚麼都需要強健的體質,身體是任何人的最大本錢及財富,乃至係成功的基石。從事體育鍛煉可以磨練個人意志,培養團結精神,“說話係好老套,但事實就係咁,體育對個人、對社會都非常重要,係重大民生問題,唔可以忽視。”

    馬志成近年牽頭搞了不少大型體育活動,最有口碑的莫過於組織多批中國金牌運動員來澳獻技,探訪學校、社區,體育巨星入區、入屋,帶動運動潮流。他也利用議員身份,將體育更多帶入立法會議程,兩年來藉施政答問、辯論、議程前發言等機會,多次提出了大衆體育、精英體育發展的相關問題。如加強軟、硬件建設及支援,如何將精英運動員納入高層次的人才發展規劃當中,持續優化“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及“退役精英運動員進修資助計劃”,為運動員、教練員的事業生涯和薪火相傳制訂明確的規劃等。

    大眾體育方面,如何完善社區及校園的體育軟、硬件設施,加強相關體育活動的支援,繼續舉辦不同形式、適合不同階層參與的大眾體育活動,構建面向大眾的體育強身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居民健康素質。

    跟進課框體育成效

    馬志成印象比較深的,是多次追問政府,如何吸引新的人才、幼苗到競技體育,殘疾運動員的福利、運動員退休保障等問題。特首早前認同其看法,坦言運動員貢獻了人生最輝煌的時期給社會,值得社會尊重,社會應予更大力度支持他們的日後發展,已着社文司司長跟進。馬志成希望政府加以落實,令更多有心的運動員無後顧之憂地全情參與訓練、比賽,為澳爭光之餘,也為社會凝聚及發放更多正能量。

    精英體育未必人人都可以加入,但大眾體育就人人都有機會,亦都應該參與。馬志成稱,政府憂心市民體質下降,應加強大眾體育,不但可藉此強化市民體質,亦可為競技體育打好基礎,選拔尖子。另要更多支援及鼓勵殘疾運動員,保障他們有更多資源及更公平發展。未來,馬志成會重點跟進新課框要求,即規定學校須確保學生每周進行不少於一百五十分鐘體育運動時間的執行情況及成效,因涉及澳門下一代的成長,是重大課題。

    支援學校改善設施

    年來體育場地議題被炒熱,包括望廈體育館不知何時建城、新花園泳池再利用、蓮峰球場去向等。馬志成強調,不論大眾還是精英體育,場地都是關鍵。社會對體育場地需求很大,希望政府未來可以規劃更多體育場地,盡快按施工計劃去興建,多聽社會意見,解決場少問題。現階段可以立即多做的,是爭取更多學校開放校園體育設施予社區。對此,政府應增加誘因說服學校配合,同時支援學校改善體育設施,多與學校商量,多管齊下,“政府真係研究吓,增加力度。”

    本報記者  甄慶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