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節目表
  • 已故艾美懷豪絲獲十億獎
  • 視事關心
  • 玉婆傳奇紀錄片八月首播
  • 張員瑛遭黑粉死亡威脅
  • 廣末涼子攜仔女為男友慶生
  • 莉莉施巴斯坦再攜手拍戲
  • 澳視澳門播《詩人奶奶》
  • 希莉比伯有喜賈斯汀開心到震
  • 珠海同鄉聯誼會今永樂響鑼
  • 勝健曲藝會今派票
  • 樂壇新一代音樂會明舉行
  • 萬物皆殺 聖經意韻
  • 歐陽兆樺為新劇兼三職
  • 持續進修提升自我
  • 骨肉相殘的豪門內鬥
  • 張鳳妮激罕復出
  • 趙露思任巴黎奧運火炬手
  • 劉俊謙范少勳被爆一齊上廁所
  • 澳門龍江粵劇曲藝團演出晚會

丑生藝術令人難忘

2015-10-06 06:30

    丑生藝術令人難忘

    日前筆者在本欄撰文讚揚名丑葉兆柏演粵劇喜劇時,談到粵劇歷史上丑生藝術紛呈異彩,大受歡迎。有朋友提出可否再作稍為具體的介紹。

    確實,不少粵劇丑生名角的技藝高,所演的優秀喜劇影響大,塑造了衆多舞台形象為粵劇增輝添彩,令人難忘。

    據説,在早期的傳統粵劇戲班中,演丑生的演員一般都是輩份高、資格老,舞台經驗也較豐富,藝人們都常向他們請教。在紅船戲班中,一衆藝員的住宿鋪位多是由“執籌”安排的,但是正印男丑和二花面兩種行當演員毋須“執籌”,就定位住在頭艙,可見丑生當時地位之重要。

    從清末民初起,粵劇名丑已有不少。如“貔貅蘇”多演“海青戲”(海青是一種戲服樣式)。他在《梁天來吿御狀》一劇中演反派凌貴興,那驕橫跋扈、不可一世的形象特別突出;加上他多用鼻音,演唱時另有韻味。有位叫“水蛇容”的,表演尤其幽默,常在戲中用雙關語(有時靠“爆肚”講出),他的束紥頭髮和吊髮技藝也令人驚嘆;另一位“蛇仔生”,有一手獨特的紗帽功,在表現人物焦急氣惱時,他將頭上的紗帽突然向上拋高,甩開前額和帽的後沿,靠着頭頂的假髮似風車一般連轉幾周,然後不偏不倚地旋回原位頭上,眞如“怒髮衝冠”,成了“絶活”。還有紅極一時的“蛇仔利”,擅演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頌揚人物善良淳樸的性格,其“跳紥”的功夫全行聞名,唸白尤為生鬼。他的首本戲《怕老婆》、《賣花得美》、《偷鷄》、《呆人艷福》等深入人心。

    有朋友也許不知,粵劇“萬能老倌”薛覺先年輕時初演戲便演丑生,一出《三伯爵》(飾演伯爵富有餘)即嶄露頭角。羅家寶曾對筆者談過,薛氏演盲公和乞兒也很有名,在《還花債》劇中演偵探扮盲公時,兩眼全翻白,與眞瞎子無異,且從頭到尾不影響其唱做魅力。

    至於馬師曾的丑生技藝已不用多説,從造型化妝、神情動作,都常令人忍俊不禁;他還創造了“乞兒喉”,在唱詞中活用粵語俗話,孟飛雄、余俠魂等形象戲迷盡知。在短劇《拾玉鐲》中,他反串扮演媒婆劉大娘,還拍成了電影。

    還有廖俠懷,早有“千面笑匠”之譽,演男女老少、跛矮盲啞等無所不能,唱腔常以鼻音行腔,別具一格。其首本戲《雙料龜公》、《花王之女》等飮譽省港澳多年。(上)

    潘邦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