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澳門金沙慶開業20年 續促適度多元
  • 貿促局赴德設澳琴展館 促280場商業配對
  • 工商界:全力作為擦亮澳門“金名片”
  • 狗場原址運動公園將劃分四部分
  • 亞太旅協峰會在澳門舉行
  • 旅遊局續部署增個人遊城市宣傳活動
  • 修改電子政務法案擬9月起生效
  • 據報菲船黃岩島非法聚集遭中海警管制
  • 內地漢墮投資兌碼騙局失一千五百萬
  • 料下周持續有驟雨 當局籲提防水浸
  • 新城A區中央道路本月20日開通使用
  • 文綺華: 線上線下向8個人遊城市推廣本澳
  • 輕軌蓮花站部分區域配合橫琴線施工臨時圍封
  • 殘津敬老金受益人須辦在生證明領現金分享
  • 司警局2名主管宣誓就職
  • 氣象局料下週西南季風爆發 提防持續降雨水浸
  • 團體齊心響應夏寶龍擦亮“金名片”工作
  • 中國首座火箭發動機垂直高空試驗台建成
  • 夏寶龍考察新街坊及濠江橫琴學校
  • 團體辦競賽冀助青少年加深了解國情

特寫:紫禁城內外的文博互動

2015-10-15 00:00
【新華社北京電(記者程雲傑

白旭)】十幾位以“80後”為主力的年輕人正衝鋒在數字故宮的最前沿,透過對故宮博物院微博、微信、系列APP的創意開發以及石渠寶笈等網上特展的設計製作,使昔日的皇家禁地、595歲的紫禁城更加緊密地融入普通中國人的生活。
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部副主任蘇怡回憶說,10多年前,故宮博物院的網站剛推出來時,點擊量只是一個冰冷的數字,觀眾看就看了,“後面究竟是什么人看,有什么想法,我們很難直接接觸到。但是隨著網絡新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博愛好者浮出水面,聚合在一起。他們與故宮彼此發現,密切互動,我們常有高手在民間之感”。
與大眾互動,讓博物館融入生活
最讓蘇怡難忘的是9月底的一天,北大考古文博專業、去年新加入資料信息部的張林在雨後無意間看到壽康門前的積水中紅墻、金瓦、綠琉璃映出了別樣的世界。他迅速折回辦公室取出相機拍了一組照片,並以“紫禁城歲時”系列《九月·鏡天》為題在官方微博中發出,很快,轉發就超過5000次。
“真美,這才是紫禁城該有的樣子”“要不要辣么美,單反,10月去拍”“中秋已過,鏡明月圓,有機會同遊故宮”……網友們紛紛留言,評論達760條,點讚近4000個。
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部新媒體業務負責人於壯說,在製作“紫禁城歲時”系列時,他們的初衷是感到很多人一提起博物館就是要獲得知識,卻恰恰忽略了故宮的藝術性。
“紫禁城的固有色系比較明快,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這個系列有很多網友跟帖,就是因為文物建築本身就散發出很強大的魅力。我們希望通過鏡頭,讓人們看到故宮每時每刻最自然的美。”於壯說。
“從故宮到故宮博物院,是故宮人90年不懈努力的目標,現在我們希望能通過數字產品吸引更多觀眾,把故宮真正當作博物院來看待,希望他們一進大門就能認識到自己面對著一個博物館、一處文化遺產,除了展廳裏的文物藏品,每座古建築包括它的彩畫、裝修細節、屋子裏的陳設,比如垂簾聽政的簾子、溥儀下令鋸掉的門檻都是藏品,它們真實記錄了我們的文化和歷史信息。”她說。
長久以來,人們對皇宮的認知總是遵循著一個套路,從三皇五帝、宮殿遺址一路慢慢講起,但現實是大部分進入故宮的觀眾時間非常有限,更希望直奔主題。
在這種背景下,資料信息部這些以考古文博和美術設計為主要專長的年輕人用了大量精力進行跨界學習,探索對歷史和文化全新的講述方式,有時還要像監控新聞一樣監控輿論熱點,像廣告公司一樣設計選題和角度,用及時、新鮮的方式拓展公眾對故宮藏品的認知。
塗色書《秘密花園》暢銷中國時,於壯拿出了同事們早年勾繪的故宮建築彩畫設計圖,製作了一個微博“點染紫禁城”填色互動專題活動,短短幾天轉發就超過6000次。故宮博物院因此趁熱打鐵,專門發起了《點染紫禁城》系列圖書的策劃。據悉,該圖書不日將與讀者見面。
除了跟蹤熱點,資料信息部的新媒體團隊也致力於用數字作品來解密紫禁城裏的生活常識與風俗,比如以“有圖有真相”的形式在微博上解密太和門金水橋欄杆柱頭上的小洞原來是古代的報警裝置——“石別拉”,又在端午節發佈“端陽故事”,用故宮藏畫賞析的方式來還原舊日端午的習俗,都引發了網友的熱情關注。
於壯說:“故宮其實已經有大量的出版物,我們也不斷採集文物古籍資料,這些豐富的成果足以支撐我們的內容。我們的願望是能不斷地把更多內容拿出來,以極簡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只要經常刷刷我們的微信、微博、APP,哪怕每天打開一下,就三五秒的功夫點個讚或者收藏下來,博物館就會慢慢地融入他們的生活。”
與民間高手互動,讓專業更專業
故宮博物院有藏品超過180萬件。與這麼多藏品打交道,故宮博物院的職工從入門第一天起,除了常常慶倖能在這麼美的環境裏辦公外,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必須要對古建文物具有敬畏心。
目前的工作,除了日常維護官方網站、配合院裏活動及時更新微信、微博,重點在於策劃開發大量的線上項目,包括APP、虛擬展廳、全新英文官網和青少年網站,以及配合相應的大影像瀏覽器等後臺技術的研發,還要關注國際博物館數字化的最新技術和趨勢。
雖然火爆的石渠寶笈展第一期已經落幕,但這個團隊設計的虛擬展廳依然在開放。“我們為觀眾打造永不落幕的網上展廳。”於壯說。在製作這個虛擬展時,創作團隊搶在布展剛剛結束,尚未開放參觀的環境下抓緊拍攝了全景展廳,為觀眾呈現出沉浸式的實景,並在藏品上添加了超出線下的更多資料,包括視頻解讀、社交功能、評論轉發分享等功能。
記者了解到,一些觀眾先看了虛擬展廳,對藏品書畫中的人物關係都很了解,然後再到現場去看實物,就感覺收穫頗豐。有時候,也有用戶對網上虛擬展廳提出各種意見,比如有的藏品在特寫鏡頭下顯得很大,而現場實物一看卻很小,有的藏品因為拍攝時的光線與參觀時的光線不同,或者用戶移動端的屏幕色彩不一樣,最後呈現出的效果也會不一樣。
“博物館是物證機構,參觀者到這裡來一定要獲得存在感,而書畫類藏品對真實感要求又很高。一些觀眾比較犀利,毫不客氣地給我們留言提批評,我們這個團隊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也會不斷去反思,不斷改進。石渠寶笈的網上展覽上線並不是結束,我們幾乎每天都有技術或者體驗上的調整。”於壯說。
在石渠寶笈虛擬展推出後,團隊成員還會到展廳去實地查看,對比虛擬展和真實展品的不同,反思數據採集或加工時的光照是不是需要調整,他們也聚在一起討論是不是在虛擬展廳裏增加一個卡尺,用戶只要用鼠標一滑,就能找到尺度的參照物。
蘇怡說,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這種互動是非常寶貴的。就像網友螺旋真理所說,國家實施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近10年,一批文博愛好者因此成長起來,養成了去博物館的習慣,再加上新媒體的契機,才使今天的良性互動成為可能。
“現在流行的是微博、微信,未來還會有新的東西出現,我們要不斷去適配。但不管怎樣,我們的根在故宮,要在新型媒體上傳遞和傳達故宮的表情,呈現故宮博物院應有的面貌,這是最讓我們興奮的。”於壯說。
日本首相安倍會見楊潔篪
【新華社東京電(記者樂紹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4日在首相官邸會見了出席中日第二次高級別政治對話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
安倍表示,日中第二次高級別政治對話取得積極成果。日中分別是世界第三、第二大經濟體,建立穩定友好的日中關係,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全球經濟發展,這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日方願本著積極構建日中戰略互惠關係的基本思路,保持雙邊高層對話接觸,加強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鼓勵擴大人員往來,處理和管控好分歧,推動日中關係更緊密地發展。日本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在汲取歷史教訓的基礎上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安倍表示,日方將同中方和韓方共同努力,使近期在首爾舉行的日中韓三國領導人會議取得重要成果。
楊潔篪表示,實現中日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關係到本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對話溝通,推進兩國各領域務實交流合作,為推動中日關係持續改善和發展共同做好努力。
楊潔篪強調,中方堅持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基礎上,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方針是明確、一貫的。希望日方落實好中日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係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妥善處理和管控重大敏感問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楊潔篪表示,相信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將會取得成功。
當日,楊潔篪還會見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自民黨總務會長二階俊博和前首相福田康夫。
巴基斯坦一議員競選辦公室遭襲致7人死亡
【新華社伊斯蘭堡電(記者陳鵬

張琪)】據巴基斯坦媒體14日報道,巴中部德拉加齊汗地區一名議員的競選辦公室當天中午遭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至少7人死亡、12人受傷。
當地警方稱,遭襲的競選辦公室屬於巴基斯坦國民議會議員阿姆賈德·法魯克·霍薩。霍薩是巴執政黨穆斯林聯盟(謝裏夫派)的一員。霍薩的安保人員表示,襲擊發生時霍薩並不在場。
警方和救援人員在爆炸發生後迅速趕到事發現場。傷者已被送往附近醫院接受治療,其中至少3人傷勢嚴重。
警方已封鎖事發區域展開調查。目前尚無組織宣稱製造了這起襲擊。
香港寧波舉辦教育合作論壇
【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蘇曉
】第十屆甬港教育合作論壇
日在香港會展中心正式揭開帷幕。來寧波、香港兩地的高校、中小學校等教育界的代表共
餘人出席論壇,暢談兩地教育合作前景。
年至今,甬港教育合作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
屆。
年來,兩地教育交流日趨頻密、合作不斷深化、成果喜人。教育合作論壇已成為兩地教育、科技和人才“互聯互通”的重要平臺。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部長李魯在致辭中表示,寧波教育根基深厚,歷史悠久,已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高等教育大格局。而香港教育學貫中西,辦學類型多種多樣,基礎教育評價國際領先,高等教育排名亦進入世界百強,在教育服務經濟社會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祝願香港和寧波通過不斷挖掘合作潛力,提升合作水準,共享兩地在城市發展中的成功經驗,不斷增進教育服務新型城市化建設步伐。
本次論壇以“教育與新型城市化”為主題,並邀請到了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副校長侯傑泰,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莫家豪等嘉賓赴會交流。與會專家學者幫助寧波教育業界學習借鑒香港高校多元化、推進寧波高校特色化,開闢學生互訪交流、交換綠色通道,為打造現代國際化港口城市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服務於“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活動期間,寧波與香港共簽訂了
項教育合作協議,包括寧波大學理學院與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簽署本碩連讀合作項目協議書;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與香港精明集團簽署《香港精明集團捐資興建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留學生中心樓協議》協議;寧波大紅鷹學院與香港高峰進修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等。此外,甬港兩地另有
對學校簽署了姐妹學校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