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舞台重演社會悲劇 望警醒人心——專訪《怪獸們》
  • 戀愛電影館營運再易手 對比兩次承投、交接
  • 戀愛電影館轉由拍板營運 9月9日首輪電影放映
  • 【特約刊登】金馬導演關錦鵬蔡崇隆 9月亮相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 【特約刊登】書寫東南亞的攝影軌跡——淺談《東南亞攝影概論》
  • 由創作,到分享——專訪展覽「做書『碌士』A to Z」
  • 笑種種無常——專訪《荔枝英雄傳》
  • 靈光中捉緊片刻真實──專訪孔慶輝談創作
  • 建築專題影展「大銀幕上的建築美學」於戀愛電影館開幕
  • 已故藝術家李銳奮散文集《意猶未盡》出版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貮」: 生命的姿態——Rusty Fox的《Nocturnal》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 壹」:當下的命題
  • 【特約刊登】談法蘭克「當下的真實性」——訪《西哈諾》劇組
  • 【特約刊登】打破演員及觀眾的慣性——專訪《西哈諾》導演Franck Dimech
  • 【來稿】澳門影像作品的女性新勢力
  • 疫後延續線上交流 讓多元盛放
  • 點亮自己,照耀他人——專訪「遊戲的火花 | 玩轉線上劇場遊戲」課程
  • 共融藝術.心之所向 ——專訪表演課程「心之飛人」
  • 生命的最後一剎,誰可作主?——專訪論壇劇場《喺度簽個名》
  • 乘一趟廟船,航向千年後的記載

藝術評賞如何教?──專訪陳美玉博士

2017-02-21 11:42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cn.nytstyle.com
訪問緣於心中蘊釀已久的疑問:藝評可以教嗎?如果評論的重點在於批判,這種思維可以教嗎?有教科書嗎?於是請教澳門理工學院視覺藝術系講師陳美玉博士。「視覺藝術中的藝術評賞教學,不是老師全告訴學生這些那些是甚麼,而是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切入,引領他們感受、解讀、比較與反思,最後得到全新視界的提升,這才是藝術教育中的有意義學習。」
陳美玉坦言,現時不少學校的視覺藝術課程(指不包括書法及與視藝相關的電腦軟件學習IT課在內的視覺藝術課)一星期只有40-45分鐘,面對繁重的課業與緊迫的課程,不少學生在藝術課堂間只想休息,加上電子產品及網絡盛行,令學生的專注力下降,亦變得「懶思考、懶想必」。「網上一click,甚麼圖像都有,電腦的修圖功能又多,效果又好,太方便了,但視覺藝術實踐,不論是平面或立體作品,都需要相對較長的動手時間完成,學生沒這耐性。」 同時,現在不少視藝老師慣以單向方式陳述藝術史資料,少有引導學生去思考作品與自己生活的連結。「老師教藝術評賞,一般把藝評家的評論告訴學生,而不是激發聯想,引導感知,探討結構、意涵與象徴意義,學生就覺得要記知識。學生會提出問題:那這些作品跟我有甚麼關係?」
但真正的藝術評賞並非「死記硬背」一些「權威的話語」。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周凡夫曾表示,「藝評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增值的方法」。若藝術評賞可以是一種學習文化的方式,也許一切該回歸現在、回歸生活。陳美玉認為,沒有一項藝術是脫離社會的,作品所呈現的都是特定社會的文化及價值觀。例如現代主義色彩學的出現,是因為當時的科學對光的認識深切了,於是衍生出後來的印象主義。老師應透過互動的教學手段、有效的提問和提供適性的背景脈絡資料,引導學生以個人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為起點,從社會、歷史、文化、美學等多層面探索,對作品進行批判的詮釋和評斷。
「如果能夠把學習與個人生活體驗連結起來,他才更覺得視覺藝術在當代很重要,因此當代的藝術評賞教學,重視如何引導學生在背景脈絡探究的思辨過程中,建構對作品的意義(making sense of what they see),並能意識到在生活環境中,不論用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手法呈現的影像作品所蘊含的意涵,於當代或對自己而言,意義為何」
她以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為例。「如只從形式上去認識,那學生一定覺得悶,但作品其實蘊含中國文人的生命觀、宇宙觀。該作品充份體現了黃公望的道家風骨,雖然他積累了很多寫生畫稿,但他畫的不是地理上的現實山水,而是他心中嚮往的自然人文景觀。我們帶領學生去觀看這件作品時,如能對比黃公望對大自然的生活態度與人文情懷,反思在重視物質生活、人類與大自然日益疏離的現代社會,作品對我們的啟示,提出來跟學生討論,實不失為一堂有意義的《跨時空對話藝術課》。
而在探討的過程,「百家爭鳴」是藝評的重點。作者的詮釋、讀者的詮釋,缺一不可。「因為理解是主觀的,人們會受到身處的歷史、社會文化和知識框架、成長經歷、工作經驗、家庭背景等多元外在與內在因素的影響。在藝術評賞,作者與閱讀者/觀賞者兩方的背景脈絡因素主宰著結果,只有在理解的過程是與作品文本反覆進行探究的反思性對話,其結果的批判性詮釋(或真實性詮釋)才是閱讀者/觀賞者自我建構的新視野。」
「如跳不過這關,就往往會跟着以往的藝評走。」
但現時仍有不少學校的藝術教育只看重比賽,比較不在乎學生的想象與自我表達。陳美玉表示,不少學生回想以往上美術課有「都唔知畫乜好」的經歷,一些畢業生工作的學校亦只着重比賽成績。「她看到問題,試圖跟同事談,這些得獎的學生不過是操練的成果,年年拿獎其實對學生很大影響,他們之後根本不會創作,亦影響他們對藝術的看法,整個生命給改變了,我們是否該先注重學生的內在培養?但其他老師說:『當然先拿獎,那些以後再說』。作為一個新老師,你能說什麼?」
沒想象就沒法開展感知,而學生已習慣不感受;對事情「無感」亦難以批判。於是,一切視乎老師的功力與引導。「藝術評賞要看老師採用甚麼語言、怎樣去引導(例如創設情境、應用多元智能、提供類比例子)、用甚麼層次(如關乎事實知識的信息世界、涉及詮釋的文本意義世界),連帶現在生活環境的一些事例,學生才會覺得跟他實在。」
「教藝術評賞的老師本身要具備深廣的藝術和人文素養,敏銳的社會文化觸覺與批判思維,如此才容易掌握適當的語言跟學生互動。老師不僅要即時回應的能力強,能順著學生的回答提出遞進深化的問題,以及激發學生自己發掘議題、進行研探和尋找解決方案。備課因此顯得重要,以思考甚麼是重要的問題(key questions) 帶領學生思考。我稱這些作『開門的問題』(leading questions)。」她認為,在當代視覺文化主導的社會,良好的藝術課程必須要把與學生生活世界有交集的重要議題 / 重大理念融入課堂的教與學。「教育的成效並非取決於老師教了多少知識,而是學生能習得多少知識。知識非僅存在於課本,抽象的概念知識還得要放回到實體的生活世界裡才得以意義完整。新舊知識融合的過程,是一個作者與讀者視界相互作用、循環辯證的批判性詮釋過程。新視野的建構是反思的結果。」
「而這些就是問題的癥結。」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