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旅博會逾3.5萬人流 成交勝去年
  • (一家之言)餐飲業創新轉型引客
  • 財爺:首季經濟增長在預測區間
  • “積金易”平台6·26投運
  • 港府: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 陳國基:延續金庸熱講好中國故事
  • 攜程集團受惠旅遊業復甦
  • 抓緊低空經濟發展新機遇
  • 跨境理財通為金融機構帶來機遇
  • 關注中葡論壇會議新成果
  • 港股上周急升 後市考驗250天線
  • 聯線遊料倍增 做好跨境配套
  • 生產力:首買優惠 打開市場
  • 學者:提高顧客體驗 優化商品
  • 青企:以商業客戶作主軸線
  • 中銀中小企:更多自動化省成本
  • 旅行社:營業額大增 銷情理想
  • 智能手信店 打造文創銷售平台
  • “五一”勞動節料有驟雨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Q3中國經濟跌破七 雙降隨時候命

2015-10-20 06:30

內地公佈經濟數據一覽

    Q3中國經濟跌破七  雙降隨時候命

    【路透社北京十九日電】國家統計局周一公佈,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6.9%,創○九年第一季以來最低;第三季GDP環比增1.8%。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稱,經濟增速略有回落,但總體平穩的基本面沒有變,穩中有進和穩中向好的態勢沒有變。經濟運行仍在合理區間,GDP還是在7%左右。

    有分析人士認為,工業和投資增速持續下行,表明經濟仍面臨較嚴峻局面,穩投資仍是穩增長的首要任務;貨幣寬鬆也仍有加碼空間。

    居民收入跑贏GDP

    盛來運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就業指標總體表現不錯,首三季新增就業超額完成全年的計劃目標。九月失業率在5.2%左右,比前兩個月微升,主因是八、九月正是大學畢業生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旺季,一定程度增加勞動力市場壓力,但主要的廿五至六十歲就業人員調查失業率穩定。居民消費價格一至九月只漲1.4%,且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增速高於GDP,這些指標充分說明當前經濟總體運行還是較平穩,仍在合理區間。

    從國際層面來看,世界經濟的復甦不及預期,前段時間如世界銀行、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紛紛下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期,普遍下調0.2-0.3個百分點。另外,美國加息預期進一步強化,造成世界大宗商品價格、股市、匯市大幅動盪,許多國家貨幣進一步貶值,加大中國出口壓力。所以第三季中國的對外出口是負5.7%,降幅比次季擴大2.8個百分點,三駕馬車中出口的下行壓力加大。

    經濟保中高速增長

    從國內情況看,中國仍處結構調整關鍵階段,傳統產業不僅在去庫存,且鋼鐵、水泥、建材這些傳統產能過剩行業增速在下滑。另外,前期增長較快的如汽車、手機等行業,市場容量進入調整期。

    他稱,現階段正處結構調整關鍵期,傳統產業佔比相對較大,調整時可能感覺到下行壓力還是較大。但隨着新動力的成長,潛力的繼續發揮,會對沖下行壓力,中國經濟會持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保持中高速的增長,這是第四季包括今後一個時期最可能的運行態勢。

    產業結構是在繼續優化,突出表現在服務業增長還是比較快,產業結構由原來的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的趨勢更加明確。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51.4%,比上半年49.5%高出近兩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出2.3個百分點,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產業結構升級加快

    另外,轉型升級也非常好。在中央一系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推動下,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新經濟、新動力成長較快,加快孕育。一至九月,網上零售額增近四成,新產品如新能源汽車翻倍增長。在工業結構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仍達10.4%,比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速度高出4.2個百分點。說明產業結構升級在加快。

    民生證券宏觀團隊朱振鑫、張瑜表示,全年來看,由於財政支出安排等季節性因素,第四季GDP佔比高達30%。全年如要保住7%,第四季要達到7%的增速,目前看困難仍很大。全年有破7風險,穩增長不會虎頭蛇尾。第四季降息降準是大概率事件。從思路上看,核心仍是寬信用,而非寬貨幣。降息可能來得比降準更快,但若資金面因匯率波動、信貸放量、股市放量等因素出現緊張,降準也會伺機出手。

    着力社會政策兜底

    國家資訊中心高級經濟師祁京梅稱,就業、收入和物價保持穩定,消費相對平穩,經濟增速下降並非壞事,好好改善民生正當其時。不僅是大興動土建設基礎設施,也包括提高個稅起徵點、加大對貧困人口的補助等。中國正處調整經濟結構關鍵時期,政策着力點更應放在社會政策的兜底上,包括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和社會公平環境的營造上,不必過於糾結經濟增速是否“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