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消費季啟動
  • 成都全面取消住房限購
  • 水母秘境
  • 韓江現今年第三號洪水
  • 整頓旅遊亂象
  • “箬葉”浮碧波
  • 公安部發“五一”交通提醒
  • 遼漢酒後舞廳外放火被燒死
  • 內地青年“五一”出遊料增兩成
  • 多地高校禁學生組團出遊
  • 以軍高層批准進攻拉法計劃
  • 俄:美倘沒收俄資產將報復
  • 哈馬斯發佈人質視頻
  • 拜登走後門仍被“問候”
  • 學生反戰示威蔓延多國
  • 美大學又有近二百人被捕
  • 李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 菲否認與華就仁愛礁達共識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英文版發行
  • 李強會見馬斯克

習讚英有遠見說給誰聽?

2015-10-20 06:30

    習讚英有遠見說給誰聽?

    昨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啟程前往英國,這是十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中國對歐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形容,習近平此訪是英中“黃金年度”中的“黃金事件”。

    臨行前,習近平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強調,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打開門,就要熱情接待四方來客。對客人熱情周到,是世界公認的待客之道。英國表示願做對華最開放的西方國家,這是一個明智的戰略選擇,也完全符合英國自身的長遠利益。中國期待着同英國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展開合作。

    習近平一席話,除了讚揚英方對華開放具遠見外,還意有所指。雖然沒有明言,但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該話還講給那些遲遲不肯向中國真正開放市場、對中國投資處處設卡的國家聽的。近年來,美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雖然口頭上歡迎中國投資,做的卻是另一套,不僅處處設置投資壁壘,甚至妖魔化中國企業,不僅不利兩國經濟融合和兩國關係發展,也嚴重損害了自身國家和民眾利益。

    在發展對華關係上,英國卡梅倫政府的競爭意識很強,甚至有意凸顯其領先於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如英方將自己定位為“歐盟中最開放的經濟體”、“最歡迎中國投資的國家”,“要做中國在西方的最好夥伴”。

    英國的遠見使它在對華合作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西方首次”:英國在西方大國中率先表態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在發達國家中第一個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成立中國在亞洲地區以外的首個人民幣清算中心;支持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這些突破性合作為英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二○○四年中英雙邊貿易額不足二百億美元,去年已突破八百億美元。今年前三季,中國與歐洲主要夥伴貿易均明顯下降,中英貿易額卻基本保持穩定。目前,英國已成為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英國在歐盟外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兩國雙邊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汽車、航空、通訊、動力等高附加值產品在雙邊貿易中的比重穩步提升。

    在投資方面,二○○○至二○一四年期間,中國企業累計對英國直接投資一百二十二億歐元。其中過去五年中,中國對英投資以每年約八成五的速度增長,截至去年底,中國對英國直接投資存量逾四百億美元,英國已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大投資目的地國。中國對英投資從貿易、運輸、電訊等領域,已拓展到覆蓋高端製造、基礎設施、品牌網絡、研發中心、酒店地產等更多領域,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價值中樞持續上移。

    中英合作進一步鞏固了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去年,倫敦人民幣總體交易額同比增長一點四倍,日均交易量達六百一十五億美元。其中,現匯交易量日均一百八十四億美元,為二○一三年的三倍。今年,首隻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中國建設銀行上市交易基金(ETF)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

    今年是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習近平此訪將為今後一個時期中英關係繪製路線圖,為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注入新動力,開啟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黃金時代”。

    據報道,習近平訪問期間,中英將簽署一百五十九項合作協議,涉及經貿、能源、基建、汽車等領域。其中,中國參與建設投資總額達二百四十五億英鎊(約二千四百億元人民幣)的英國欣克利角核電站有望取得突破。中英務實合作不僅有助改善英國的基礎設施,增加就業崗位,刺激該國出口,提振該國經濟,還有利於兩國在全球治理中作出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去年在訪問歐洲時曾說:“二十一世紀是合作的世紀。心胸有多寬,合作舞台就有多廣。”西方一些國家應學習英國人的心胸和遠見,放下意識形態的偏見、現實利益的誤判、頤指氣使的傲慢,以開放、平等的心態看待中國,加強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