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好聲音曲藝會今派票
  • 第八屆《大地之鼓動》音樂會今舉行
  • 港產動作片的魅力
  • 澳視澳門播《屬於你的記憶》
  • 小瑜祝詹天文“學”領風騷
  • 情濃音樂協會今響鑼
  • 花天亮視團隊為家人
  • 花天亮出盡百二分力拍劇
  • 林柏宏自爆曾被導演嫌醜
  • 路環譚公廟酬神戲賀誕
  • 最諷刺的“模範夫妻”
  • 侯佩岑甜曬老公視角照
  • 徐懷鈺食染色花瓣知驚
  • 波姐康城世界影展封后
  • 連詩雅懷孕七月唔現肚
  • 張馳豪為MV節食操肌
  • 視事關心
  • 節目表
  • 萊諾域池自豪爺孫戀
  • 日本又現“千年一遇美少女”

從《黃河》到牛牛

2015-10-22 06:30

    從《黃河》到牛牛

    在多屆澳門國際音樂節裡,澳門中樂團似乎最具時代敏感性。二○一一年第廿五屆時,澳門中樂團舉行“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音樂會,人們聆聽了為女高音與民族管弦樂隊所寫的《思念》,十之八九,《思念》是受廣州起義犧牲者之一的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所撰。曾記否,“我寫給你的信要寄往天堂,我相信那是你居住的地方。”其語氣,是借用林覺民的妻子陳意映的。

    今屆國際音樂節,適逢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澳門中樂團趁勢舉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音樂會。這回不是像“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那樣只邀請來獨唱者吳靜了,而是邀請來海峽兩岸三地的民族管弦樂團同台;王愛康任指揮的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黃光佑任指揮的台灣中華國樂團、何文川任指揮的香港竹韻小集。此外,還有我國琵琶演奏家吳玉霞、二胡演奏家陳軍,更有十分年輕的鋼琴家牛牛,可謂陣容鼎盛,聲威大震,意義不言自明。

    有兩部作品作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音樂會的重要支撑。一為當代作曲家、生於抗戰勝利的一九四五年的趙季平,於二○○四年所寫的《第二交響曲》(和平頌),此曲切題,原為銘記南京大屠殺所作,曾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時起過不可忽略的作用。但在澳門中樂團是場音樂會上,只演奏其兩個樂章;第四樂章的《江怒》,掀起了國人心理難以平復的激情燃燒;第五樂章的《和平頌》,其熱切渴求,能引起國人的共鳴和期待。

    如果説,澳門聽衆對趙季平的《第二交響曲》尙屬陌生的話,那麼,鋼琴協奏曲《黃河》,則為澳門聽衆所熟悉,不大熟悉的只是在《黃河》中擔任獨奏的十分年輕的牛牛。

    一個“牛字”,就常用來比喻固執或驕傲,如“牛氣”、“牛脾氣”等是也,何況兩個牛,莫非牛牛是那種走起路來四面招風,彈起琴來目空一切的鋼琴家?然而卻非也,當你第一眼看到牛牛,就覺得他很斯文很秀氣,不像只有十八歲,似乎已有些世故的了,但這種世故,卻並非圓滑的世故,而是他本身的教養積累。你聽牛牛彈琴,不見有王者之氣,霸者之道,《黃河》的一些段落,如在《黃河船夫曲》、《保衛黃河》中,常常有着急風暴雨般的、雷霆萬鈞般的吶喊和咆哮,但牛牛演奏時的筆勢精神,卻不必借助於身軀,而仍是得力於頭腦和雙手。牛牛不像有些鋼琴家,一坐下來,就給你一個下馬威,我是鋼琴家,你要聽我的;一彈起來,整個身子就有如風馳電掣,令你喘氣也要看看應該在甚麼時候。牛牛很平和很誠懇很溫暖很討愛,他跟首席張悅如、跟指揮彭家鵬握手時是這樣,在演奏時也是這樣。有一句話彷彿已用濫了的:“他對音樂的理解超過他的年齡。”牛牛的舉手投足、才力識見,也超過他的年齡,他怎麼像一個十八歲的小伙子呢?雖然他有着一米八五的身高。

    在冥默之中,我想,牛牛就是“牛”,但希望是出自《左傳·哀公六年》,卻為魯迅所用的“孺子牛”的“牛”。中國人那麼多,是應該能夠出現更多像牛牛那樣才華出衆又溫文爾雅的鋼琴家的,倘若牛牛能在幾十年裡,能在一輩子裡,就這樣地給聽衆帶來美的光輝,那就不僅是聽衆有福!牛牛本人則更有福。

    (第廿九屆澳門國際音樂節隨筆之十)

    陳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