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消費季啟動
  • 成都全面取消住房限購
  • 水母秘境
  • 韓江現今年第三號洪水
  • 整頓旅遊亂象
  • “箬葉”浮碧波
  • 公安部發“五一”交通提醒
  • 遼漢酒後舞廳外放火被燒死
  • 內地青年“五一”出遊料增兩成
  • 多地高校禁學生組團出遊
  • 以軍高層批准進攻拉法計劃
  • 俄:美倘沒收俄資產將報復
  • 哈馬斯發佈人質視頻
  • 拜登走後門仍被“問候”
  • 學生反戰示威蔓延多國
  • 美大學又有近二百人被捕
  • 李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 菲否認與華就仁愛礁達共識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英文版發行
  • 李強會見馬斯克

綠對習馬會反應及其挑戰

2015-11-21 06:30

    綠對習馬會反應及其挑戰

    十一月三日晚,台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搶先曝光“習馬會”將於七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消息。一時間,一石激起千重浪,島內外各種輿論排山倒海而來,震撼、讚歎、感慨乃至恐慌不一而足。面對兩岸領導人的歷史性會晤,面對兩岸關係驚天一躍,民進黨第一階段(三到六日)作出的回應基本上審慎的,但也為七日之後其立場的回調留下伏筆。

    三原則不斷變

    震撼,是蔡英文團隊及民進黨最初的反應。之後是質疑,並初步定調“習馬會”為馬當局的黑箱作業。

    民進黨四日上午由黨的發言人舉行記者會,提出關於“習馬會”的五項聲明,並要求馬英九及“馬辦”回答七項問題。提出民進黨難以接受“習馬會”,而且“習馬會”必須符合尊嚴對等、公開透明及民主監督之三原則。

    不過,蔡英文與民進黨為“習馬會”設定的三原則其實不斷在作調整,而且每調整一次,條件愈顯苛刻。

    四日,蔡英文書面聲明強調兩岸領導人會面必須有“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不涉政治前提”三原則。相比民進黨發言人所提內容,蔡英文書面稿將“民主監督”更改成“不涉政治前提”,等於要求馬英九不可以與大陸談“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問題。

    習蔡會假議題

    蔡英文四日稱,民進黨樂見兩岸之間有正常的交流,只要是有助於台海和平、增進溝通對話、對雙方互惠互利的做法,民進黨一直都正面看待。五日上午,蔡英文再次回應“習馬會”,認為兩岸領導人互動政治敏感非常高,在台灣的社會裡,必須要讓台灣民主的程序,還有信息的透明化,還有國會的監督,都要有一個完整的建構,如果沒有完整的建構,這座橋就不會是很穩固的橋。蔡並在媒體詢問時稱,在符合三原則的前提下,在明年一月十六日之後不排除“習蔡會”。

    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五日表示,不反對兩岸領導人會面成為常態化制度,但強調須過程透明。

    其實,“習蔡會”對民進黨是一個假議題。

    反對但不上街

    在黨中央定調之後,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五日在媒體上再次明確表達民進黨的初步立場:一是“習馬會”沒改變黑箱的本質,民進黨很擔心“習馬會”就是要定義現狀。如果現狀是“一個中國”原則,就是框死現狀;二是習近平訪問新加坡是參加中星建交二十五周年紀念儀式,“習馬會”選在這個時機點舉行,對台灣本身就是羞辱;三是民進黨要展現成熟穩重、照顧台灣利益的態度,民進黨不會派人上街抗議或組團阻撓“習馬會”,會在台灣密切注意。

    從最早的強烈震撼到有條件的“習馬會”,甚至“習蔡會”,可見民進黨第一時間的應對是慌亂、被動的,但隱晦不明的語言,甚至是樂見“習蔡會”,一如既往反應民進黨反馬、反國民黨的立場,也反映出蔡英文儘管放低姿態,但將“習馬會”定調為黑箱,要求“習馬會”不涉政治前提,批判“習馬會”是對台灣的羞辱,這等於為接下來全面否定“習馬會”留下了伏筆。

    顧忌多先觀望

    “習馬會”大戲未上演,效果難以評估,民進黨有等着瞧的心態。“周六(七日)當天才是大戲。”據風傳媒、《自由時報》等台媒報道,蔡英文三日晚邀集核心幕僚針對“習馬會”效應沙盤推演,認為“習馬會”不會因消息提前曝光而取消,“是講定了的事”,先觀望、先審慎,留有餘地,為後續的抗爭或低調處理留有足夠的空間。

    民進黨顧忌多,並等待美國更明確信息。“習馬會”是一個重磅炸彈,民進黨並未在第一時間獲得來自美方的信息,這使得民進黨必須進一步了解美方對待“習馬會”的真實態度。儘管美國白宮、國務院發言人也表達了支持兩岸領導人見面的立場,但民進黨心有疑慮,希望在中美近期的對立態勢中尋找對民進黨比較有利的信息,甚至期待在七日“習馬會”舉行之前美國能夠施壓“習馬會”、為台灣劃下安全界線,顯示出美國足夠信任民進黨。因此從內心深處,民進黨、蔡英文在等待美方更進一步的聲明與立場。在此之前,民進黨認為保持一定的謹慎之態並沒有壞處。

    國際媒體高度評價及期望令蔡英文無法在第一時間直接對“習馬會”本身輕漫地提出批評意見或展示強烈抗爭的立場。在“習馬會”新聞曝光之後,世界主要媒體幾乎高度好評,充滿期待,如《金融時報》六日評論說,“習馬會”是習近平對台灣的歷史性姿態,星期六的會晤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韓國的《京鄉》社論指出“若雙方首腦會談能常態化,對區域內的安保將是貢獻”。保守系的韓國《東亞日報》則稱,就任後致力實現兩岸“三通”的馬英九,本次與習近平主席的會談,將有“畫龍點睛”之意味。日本的《外交家》網站將“習馬會”稱作“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可見,國際輿論一面倒肯定“習馬會”,一方面令民進黨措手不及,另一方面也讓民進黨產生顧忌之心。

    顧及選情應對

    初步分析“習馬會”對國民黨選情幫助不大,也對民進黨、對蔡英文選情衝擊不大,在此情況下,民進黨若採取激烈的立場,將使蔡英文的選戰策略破功,這是民進黨在“習馬會”之前採取相對謹慎之態的另一個原因。

    台師大政治所教授范世平認為“習馬會”對朱立倫的選情不見得有利,並且認為馬英九此時打“兩岸牌”,對國民黨的支持度其實沒有加分,對朱立倫也沒有好處,最後對選舉的結果也不會有重大影響。《世界日報》指出,“習馬會”對國民兩黨“大選”和“立委”選情效應是正是負,須看會晤結果、實際成效和藍綠互動情況而定。因此未精算出“習馬會”對民進黨傷害有多大的情況下,民進黨採取謹慎之態是顯而易見明智的決定。

    維持現狀、爭取中間選民讓蔡英文顧忌難以下重手。儘管“習馬會”在台灣島內引發風暴,但是民進黨及蔡英文仍希望打一場降低藍綠對決、不回到兩岸關係對決的選戰路線上,不給國民黨、朱立倫增加選票、穩健奪回執政權方是重要的考慮。

    本人認為,民進黨面對國際、台灣社會對“習馬會”的高度期待、普遍好評的氣氛下不敢貿然強烈反對,同時也顧忌如果採取強烈抗爭可能進一步引發島內統獨對立藍綠對決,進而對蔡英文二○一六年選情造成不可評估的衝擊,因此在“習馬會”尚未正式舉行之前,民進黨中央採取了不支持上街抗爭、不直接批判“習馬會”本身,但將矛頭對準馬英九,抨擊馬英九黑箱作業、背信及不民主,要求馬當局全程接受“國會”、民意的監督,可見民進黨在七日“習馬會”正式成形之前,對“習馬會”的應因是謹慎的,但同時也保留了抗爭的餘地。 (上)

    楊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