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選舉涉違規宣傳五宗 卅二人重簽代表法人
  • 南海伏季休漁結束 百多漁船出海作業
  • 菲婦感染登革熱危殆 今年第六宗輸入病例
  • 房屋局加緊為經屋做契 向青怡購者發出許可書
  • 檢院對9被告裁判的聲明
  • 特首晤南部戰區政委魏亮
  • 經局講解青創援助申請條件
  • 陸澳全力追查電騙 司警絕非坐以待斃
  • 新批發市場快將運作
  • 非漢瘧疾今年首傳入
  • 負責任博彩認識度調查將開始
  • 港男涉爆竊女友疑作假證詞
  • 問題利賓納回收擴大
  • 史文工作委員會開會
  • 世旅經論壇興義舉行推介晚宴
  • 井岡山幹部教育學院 澳同學會成立弘揚愛國
  • 宋碧琪重申繼續為民喉舌
  • e行卡•澳門通首發
  • 施家倫建議炒庸官還富於民
  • 陳明金盼來屆立會積極 完善公共利益民生法案

社會發展研究會探討口岸對接區域合作

2016-02-22 04:47
   【本報訊】澳門社會發展研究會日前舉行圓桌座談,探討優化內港灣仔口岸對接,強化區域合作、分流旅客擴大承載力、改善舊城區營商環境、方便澳門中南區居民通關進出珠海、紓緩本澳交通壓力等多方面問題。
  理事長陳炳強表示,內港是澳門中南區最近距離對接灣仔的口岸,灣仔處於横琴與拱北的中端,是加强横琴與拱北、前山一帶以至珠海東部聯動作用的重要節點。只要雙方緊密配合,充分發揮內港與灣仔口岸對接的潛在價值,對澳珠進一步互聯互通、互促發展、擴大口岸輻射功能,將可產生獨特效應。至於口岸對接方式,可考慮水陸並舉。嘗試研究在適當位置興建澳珠跨河、跨境連體建築物,仿如雙子塔式的建築物把兩地連接起來,既發揮通關便利作用,又可設計為地標式建築,成為集購物、餐飲、休閒娛樂、社區活動設施、文創產品展示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場地,連體大樓通道還應具觀光作用。同時,為加強口岸的輻射作用,可考慮建設具自動步行系統的行人天橋貫通內港大樓與周邊主要街道,起碼覆蓋至司打口、新馬路、沙欄仔一帶。
  在擴大旅客分流與激活舊區效用方面,陳炳強建議重整司打口廣場,再由司打口適當配置自動步行系統接駁至三巴仔、紅窗門及附近街區,吸引經內港入境旅客進入區內遊覽、消費,藉此再分流部分旅客步行至鄭家大屋一帶,或經崗頂、擺華巷及鄰近路徑到南灣區活動。此外,可在南灣區內適當位置透過合理規劃容許專車穿梭接載乘客到路氹城區度假村,以便為旅客遊走相關街道增添動力。反之,旅客若先到路氹度假村,隨後坐車到南灣區,再透過完善的步行網絡,走進崗頂、三巴仔、司打口,經內港離境,將不失為一個豐富多彩的行程選擇。客觀上更有助分流旅客,並加強路氹娛樂區與內港周邊舊區的互相促進作用。
  陳炳強建議,政府規劃媽閣對開地段建設連接灣仔的隧道,應是另一條以車輛行駛為主的通道,基於未來澳門單牌車輛可開往橫琴,因此特區政府宜與內地協商,爭取讓澳門車輛在灣仔透過專道直往橫琴,從而有助減輕駕車居民因使用蓮花大橋往返路氹與澳門半島之間造成的路面堵塞。至於在陸路通道落實及完竣前,增加兩地水上客運的班次及延長通航時間,完善碼頭設施,都有現實需要,同時,假如水上客運與水上觀光休閒服務結合得好,相信水道通關有持續需求,亦有助增添內港一帶的活力。無疑,內港通關設施越完善、越便捷,周邊居民勢將更樂意選用內港口岸,從而亦可紓緩居民因開車或乘車往關閘而產生的道路與公交壓力。
  陳秉松表示,特區政府須有周詳、前瞻的規劃,內港口岸的功能和優點才可充分發揮,而且應加強與珠海協調,為旅客在各自口岸入境後,提供完善的交通配套。認為構建澳珠跨境連體建築物對旅客產生的吸引力不容低估,對重振內港活力,以至對配合澳門構建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將產生深遠意義,選址則儘可能考慮靠近現口岸位置,以期產生更大的輻射作用。同時,因連體建築與規劃中的媽閣交通樞紐存在距離,可考慮沿內港的水面上架設軌道運輸專線接通,疏導不同需要的人流。只要精神不滑坡,前進中遇到的難題,相信可予克服。強化內港口岸輻射功能,是一着帶全局性的活棋,社會發展研究會將持續深化有關方面研究及提出建議。
  岑一峰表示,在適當位置建設連接兩地的隧道或其他陸路通道,對居民帶來的便捷是不言而喻,是符合發展需要的,希望政府加大力度推進有關工作。
  與會者指出,當前最重要是儘快重啟內港灣仔口岸通關,並做好水陸口岸通關對接及周邊地帶的遠景規劃,讓相關口岸對珠澳兩地產生的正面效益達致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