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旅博會逾3.5萬人流 成交勝去年
  • (一家之言)餐飲業創新轉型引客
  • 財爺:首季經濟增長在預測區間
  • “積金易”平台6·26投運
  • 港府: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 陳國基:延續金庸熱講好中國故事
  • 攜程集團受惠旅遊業復甦
  • 抓緊低空經濟發展新機遇
  • 跨境理財通為金融機構帶來機遇
  • 關注中葡論壇會議新成果
  • 港股上周急升 後市考驗250天線
  • 聯線遊料倍增 做好跨境配套
  • 生產力:首買優惠 打開市場
  • 學者:提高顧客體驗 優化商品
  • 青企:以商業客戶作主軸線
  • 中銀中小企:更多自動化省成本
  • 旅行社:營業額大增 銷情理想
  • 智能手信店 打造文創銷售平台
  • “五一”勞動節料有驟雨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台北海院:接駁船引郵輪客拓海洋旅遊

2016-03-30 06:31

基隆港近年轉型 發展郵輪港口

周文玲

    台北海院:接駁船引郵輪客拓海洋旅遊

    特區政府自去年澳門回歸紀念日正式接管85平方公里水域,並有意藉此發展海洋經濟。本澳雖作為海島城市,但長久以來在海洋經濟領域的開發近乎空白。有見及此,本報在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協助、中小企服務平台支持下,赴台灣了解當地發展海洋經濟的實況。

    海洋經濟內涵豐富,但與本澳旅遊業直接產生聯動效應的包括郵輪產業及遊艇產業。今期採訪台灣海上休閒觀光學者,介紹外國、台灣近年郵輪產業發展的經驗、現況,剖析郵輪產業特點,供澳門各界制訂發展方向時作參考。(三)

    近年亞洲地區郵輪旅遊迅速興起,但澳門過去受水域及環境局限,這方面發展一片空白。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海洋休閒觀光系主任周文玲表示,據國際統計,亞洲區郵輪年增長率有8-9%,高於全球年均增長。郵輪旅遊可豐富到澳門旅遊的途徑,與陸上旅遊資源相結合。雖然澳門未能停靠大型郵輪,但可考慮透過接駁船引入郵輪旅客。關鍵在於澳門是否夠吸引力,令郵輪旅客下船來澳。

    周文玲表示,海洋經濟是指發生在海洋,從海洋獲得產出、提供海洋貨物貨運這些經濟活動。海洋經濟範圍包括航運、港口、海洋旅遊、漁業、海底採礦、船舶建造、海洋生物科技。對觀光旅遊業興盛的澳門而言,海洋經濟朝向海洋觀光旅遊事業發展較容易。

    亞洲郵輪年增8-9%

    台灣海岸線超過1,600公里,大小漁港237個,這部分創造出經濟產值,假日時遊憩觀光漁港,有娛樂休閒效果。除這些活動,近年台灣也興起郵輪產業,主要以基隆港及高雄港為主。因近年台灣進出口貨運量逐年下降,港口要轉型發展。

    根據國際郵輪協會的統計,亞洲地區郵輪年增長率有8-9%,超過全球平均增長率。有郵輪公司曾經統計,全球郵輪觀光對經濟貢獻度達到1,170億美元,提供89萬全職就業人口。郵輪旅遊與傳統旅遊產品不同,基本是一程多站旅遊,旅途上停靠多個港口。郵輪港口分母港及停靠港,母港有更大經濟益效,但停靠港則可帶來更多觀光旅客。在觀光旅遊產業上,郵輪旅遊可發展出有別於傳統陸上觀光的旅遊服務。

    克服非深水港缺陷

    澳門水深未必足夠停泊大型郵輪,但這個先天缺陷可以克服。港口城市可停靠大型郵輪是最好的選擇,但以現在的技術,即使沒有這個條件也可發展郵輪經濟。如歐洲地中海知名旅遊目的地摩納哥,同樣面積不大,港口也不能停靠大型郵輪,但郵輪可停靠外海,當地港口派出接駁船,接載郵輪旅客到當地旅遊。使用這種方式每日可接待三、四艘大型郵輪的旅客。

    另一個方法是人工挖出一個深水港,外地有成功案例,但多交由郵輪公司投資興建。澳門觀光旅遊業發展迅速,內容豐富多樣,如可提供另一種進入澳門的方式,對澳門、旅客而言也是不錯的選擇。

    陸上節目引客落船

    基隆港及高雄港均有條件停泊大型郵輪,因基隆離台北較近,郵輪旅客下船後可直接到台北遊覽,故基隆港的郵輪產業發展較高雄快,但遊客多在台北消費,故對基隆經濟帶動作用有限。澳門旁邊沒有其他城市,相信不會出現基隆港的情況。不過,郵輪普遍設有賭場,澳門賭場未必成為吸引郵輪旅客特意落船到澳門旅遊的理由。

    故如何吸引郵輪旅客落船遊澳,是澳門要思考的方向,例如可在陸上特別的表演節目入手。郵輪雖有娛樂表演節目,但受空間限制,娛樂表演節目變化有限。陸上表演節目則有較大發揮空間,如水舞間的視覺、聽覺效果,郵輪上難以做到。

    本報記者   黃思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