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消費季啟動
  • 成都全面取消住房限購
  • 水母秘境
  • 韓江現今年第三號洪水
  • 整頓旅遊亂象
  • “箬葉”浮碧波
  • 公安部發“五一”交通提醒
  • 遼漢酒後舞廳外放火被燒死
  • 內地青年“五一”出遊料增兩成
  • 多地高校禁學生組團出遊
  • 以軍高層批准進攻拉法計劃
  • 俄:美倘沒收俄資產將報復
  • 哈馬斯發佈人質視頻
  • 拜登走後門仍被“問候”
  • 學生反戰示威蔓延多國
  • 美大學又有近二百人被捕
  • 李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 菲否認與華就仁愛礁達共識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英文版發行
  • 李強會見馬斯克

手機致癌研究惹議

2016-05-30 06:31

    手機致癌研究惹議

    【據新華社華盛頓廿八日電】美國一項動物研究廿七日公佈初步結論說,動物實驗顯示,長期高強度使用手機可能導致至少兩種癌症的發病風險輕微上升。但多名專家在論文附錄的同行評審意見中認為,實驗設計存在漏洞,並對結論提出質疑。

    患癌風險上升

    這項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毒物項目”開展的研究以實驗鼠為對象,讓實驗鼠從胎兒時期起就接受每天九個小時的手機電磁輻射,共持續兩年時間。結果發現,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的雄性實驗鼠出現了大腦神經膠質瘤和心臟神經鞘瘤,但雌性實驗鼠沒有受到影響。

    研究人員在發佈的報告中寫道:“鑒於手機通訊在全球各年齡段用戶中廣泛使用,由手機射頻輻射引發的發病率即使出現非常小幅度的上升,也將會產生廣泛的公共健康影響。”

    負責研究的“國家毒物項目”副主任約翰 · 布赫廿七日在電話記者會上說,研究要到明年才能全部結束,但由於他們的初步發現意義重大,所以決定提前公佈。但他也表示,這項發現能否適用於人類還有待繼續評估,至少不會改變他本人使用手機的方式。

    美國癌症學會發表聲明說:“這項發現出人意料,我們沒有想到,手機輻射這種非電離輻射會導致這些腫瘤。”研究人員祇觀察到手機輻射對雄鼠的影響,讓一些人質疑數據是否可靠。美國癌症學會對此指出,這種性別差異也經常出現在其他致癌研究中。

    專家意見不一

    論文附錄了五名專家的同行評審意見,其中四人同樣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評審專家對這一研究方法及結果提出了質疑。例如,在研究中,受輻射實驗鼠居然比沒有受手機輻射的對照組實驗鼠存活時間還長;正常實驗鼠本來就會有一定比例罹患腦癌,但這項研究的對照組實驗鼠中居然沒有觀察到腦癌。

    使用手機是否致癌是個老話題。二○一一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曾宣佈手機為“可能的致癌物”,引起世人關注。但此前此後的多項研究都不支持這一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