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夏寶龍:澳教育“做得好”
  • 學生深感夏主任關心
  • 長義協訪聖瑪嘉烈中心
  • 輔仁社睡佛堂派福袋
  • 三明政協主席訪澳鄉親座談
  • 防騙工作永在路上
  • 灣區大學生稅收辯論賽揭曉
  • 毅盈女協邀母親嘗拉麵賀節
  • 青年峰會探“演藝之都”
  • 經民智社誕新閣續獻力
  • 金行義工親子清潔海灘
  • 金業公會考察番禺四會同業
  • 各界:堅定自信多作貢獻
  • 南安博士智庫返梓考察賦歸
  • 澳青哈爾濱探合作機遇
  • 文博會下周深圳開幕澳參展
  • 硬筆書法展大炮台迴廊開幕
  • 國慶牌樓口述歷史研究啟動
  • 海暉幼兒了解澳海事歷史
  • 新華夜中辦財務管理培訓

血的教訓一宗嫌多

2016-06-10 06:30

    血的教訓一宗嫌多

    本澳昨日上午接連發生兩宗奪命工業意外,引起社會關注和討論。近年政府、私人大小工程不斷,施工規範、安全監察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同步提升。但嚴重工業意外頻仍。政府如何將高度關注工業意外化為實質行動,保障工人的基本權益,除了事件的調查和事後的報告,提醒業界引以為鑑,更有必要在日常工作中,落實更多具體措施、法規、罰則,切實提升職安健的監管,遏止高發的致命意外。

    昨日上午先是黑沙環中街地盤的本地工人,在十四樓安裝臨時升降機平台構件時,懷疑失足墮下地面身亡,當時身上沒有安全帶。大約半小時後,下環街社會服務綜合大樓地盤地庫一名內地工人疑燒焊時遭電擊死亡。前者疑是高空工作疏忽大意,反映了地盤安全監察工作缺位和意識薄弱;後者在燒焊時遭殛斃,意外少見,究竟是用電不當、設施、程序等有問題?還需施工單位和部門深入查究,促使業界重視和改善。

    建築地盤向來是嚴重工業意外的高危地點。雖然本澳經濟放緩,但不少大型政府工程、樓宇興建、博企地盤施工不斷,工業意外受傷的人數屢見上升,地盤奪命意外更時有發生。根據資料顯示,前年工業意外有十三人死亡,去年則有八人,人數雖然較之前減少,但當中不少個案涉違反職安健法例,為近年最多。對於工業意外頻頻,近年勞工局加強巡查建築業,一、兩個月巡查次數已有逾千次,大型地盤每兩周便派員巡查,小型地盤則每三、四周一次。巡查數字不低,但建築地盤危機四伏,工程範圍大、工程量多、人員流動大及工期緊迫,風險系數急升,建築安全監管必須隨發展步伐及時調整和加強。

    勞工局每有嚴重工業意外發生,會即時勒令地盤停工,要求承建商落實改善措施,並派員到現場了解意外起因等,其後亦曾公佈事故成因、責任誰屬。但個案歸個案,更需要機制、制度的糾正及完善。近年工業意外接連,這方面的調查、處理和處罰結果如何,有沒有整體的檢討總結;推行職安卡制度也有一段日子,有沒有檢視相關的標準,監督機制是否到位?有些大型複雜的建築工程長期保持零意外,有些相對簡單的工程卻經常出事,原因何在?建築安全警鐘長鳴,絕對不能因為有職安卡、多了巡查和培訓、制訂工作指引而有所鬆懈。

    對於工業意外的調查結果,除了處罰,地盤採取了怎樣的補救改善措施,也需當局和業界認真對待,適時向外界披露,以引起業界共同重視和監察,警惕防範同類事故的發生。建築地盤管理未盡人意,加上工作環境複雜多變,要長時間恪守安全守則處處是挑戰。但正因為地盤陷阱處處,奪命意外讓人痛心,需要政府、勞工部門、建築公司、工人本身的重視和汲取教訓。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