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夏寶龍:澳教育“做得好”
  • 學生深感夏主任關心
  • 長義協訪聖瑪嘉烈中心
  • 輔仁社睡佛堂派福袋
  • 三明政協主席訪澳鄉親座談
  • 防騙工作永在路上
  • 灣區大學生稅收辯論賽揭曉
  • 毅盈女協邀母親嘗拉麵賀節
  • 青年峰會探“演藝之都”
  • 經民智社誕新閣續獻力
  • 金行義工親子清潔海灘
  • 金業公會考察番禺四會同業
  • 各界:堅定自信多作貢獻
  • 南安博士智庫返梓考察賦歸
  • 澳青哈爾濱探合作機遇
  • 文博會下周深圳開幕澳參展
  • 硬筆書法展大炮台迴廊開幕
  • 國慶牌樓口述歷史研究啟動
  • 海暉幼兒了解澳海事歷史
  • 新華夜中辦財務管理培訓

地產界促釋法處理閒置地

2016-07-13 06:30

不少地產業界、嘉賓出席研討會。

    土地法只有廿五年死線缺歸責

    地產界促釋法處理閒置地

    【本報消息】新《土地法》引起的爭議持續發酵,昨出席研討會的業界均直指新《土地法》只有廿五年的死線,卻欠缺對歸責問題的處理,認為這是行政失當,需要靠釋法、修法,達到公平公正處理土地閒置問題。

    歸責不清社會分化

    澳門建築置業商會理事長謝思訓坦言,業界支持新《土地法》,但作為社會一分子,在新法實施一段時間後有責任指出問題。目前新法問題在於歸責問題不清楚,歸責之後如何處理及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方面仍然是模糊不清,直接造成社會分化。

    澳門賭權開放後,政府向承租人借土地、再轉批大企業發展博彩旅遊業,無可厚非,但澳門行政制度跟不上;其次是澳門申遺成功,為保護世遺,政府推出不少法律法規,如保護世遺視野走廊,這是社會認同的,但部分土地位於緩衝區內,令承租人的土地未能如期發展,有收地風險;第三是政府制度環境保護法例,業界原則上不反對,但業界三、四次入則都被彈回,是否入則出錯,無人知道。

    立法原意管好土地

    有不少土地的情況不能歸責承批人,但礙於法律條件,大家要研究“拆局”,否則對澳門有很大影響。本澳、國際投資者有涉及國際的銀團貸款,今次新《土地法》風波,令發展商貸款成本上升,向銀行貸款提供的抵押品加重。此外,發展商一定將個案送到法院,土地凍結發展,本來不閒置也變閒置。

    不少國際投資者真金白銀投資澳門,並尊重澳門法律,但最近很多投資者面對收地,影響澳門國際商譽。新《土地法》立法過程中,政府、立法會沒有錯,祇是時間緊逼,短時間內通過複雜的法律一定會有瑕疵。他認為錯在法律演繹,法律並非單一條件,而要顧及整體法律,立法原意非要強制收地,而是優化土地管理制度,故提出釋法值得思考。

    收地不理是否入則

    房地產聯合商會名譽會長林德華表示,土地如何界定閒置,“無郁”不代表閒置,有不少文件在工務局內處理,等待當局批覆,當局又遲遲未覆,這是行政失當。無可否認,歐文龍事件有違規情況出現,令前幾年很多土地發展停頓,當中又涉及政府更改規劃。政府不理會發展商是否有入則,最後限期到就“一刀切”收地。過程當中是否錯漏、行政失當,相信法院不會追究,但政府有不少包袱,將來造成的社會分化、撕裂將會帶到下一代。

    社會多矛盾,無論是釋法、改法,都相信行政當局有智慧處理。面對廿五年限制收地“一刀切”,澳門大部分人變“鵪鶉”,但不代表大部分人不說,只是相信政府部門領導有能力,但今次“睇嚟越嚟越唔對路”,中間有不同原因推波助瀾,根本誤導致出現今日的局面。

    完善法律土地公拍

    地產專業發展商會永遠會長黃健中表示,從事地產業已廿八年,珍惜行業發展,依法施政。回歸以來涉及土地法律有《文遺法》、《城規法》,由此拖慢批則,假如一幅土地沒有批出規劃圖如何建樓?法律有不完善應要修法,大家應要研究“土地是不建,還是政府沒有出規劃圖”,社會才有公論。澳門是國際社會,保障投資者,假如不合理怎會吸引投資者。

    法律應要與時俱進,基本法可以釋法,澳門法律應可酌情研究是否釋法或補充完善法律。澳門社會是大家的,希望是講公義公道。希望將來的《土地法》完善後,將每幅土地公開拍賣,為市民創造安居樂業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