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消費季啟動
  • 成都全面取消住房限購
  • 水母秘境
  • 韓江現今年第三號洪水
  • 整頓旅遊亂象
  • “箬葉”浮碧波
  • 公安部發“五一”交通提醒
  • 遼漢酒後舞廳外放火被燒死
  • 內地青年“五一”出遊料增兩成
  • 多地高校禁學生組團出遊
  • 以軍高層批准進攻拉法計劃
  • 俄:美倘沒收俄資產將報復
  • 哈馬斯發佈人質視頻
  • 拜登走後門仍被“問候”
  • 學生反戰示威蔓延多國
  • 美大學又有近二百人被捕
  • 李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 菲否認與華就仁愛礁達共識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英文版發行
  • 李強會見馬斯克

五芳齋秘製粽

2017-05-22 06:35














    五芳齋秘製粽

    粽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說文解字》,習俗其實早於屈原去世四百多年。在七千年稻作文化和吳越文化的薰陶下,粽子製作技藝廣泛流傳江南地區,且演變成農曆端午節令的文化標誌和風物習俗。經過世代傳承,尤以長三角流域的嘉興粽子為代表,其中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完好保存下來,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即使在高度工業化的時代,中華傳統美食粽子的烹製還是離不開手作溫度。端午前夕,記者在五芳齋車間目睹,裹粽師一天平均要包紮兩到三千隻粽子,有二十多年歷史以上的熟練技師,一分鐘最快可裹七個,巧手之快令人歎賞。

    據國家“非遺”粽子製作技藝傳人胡建民介紹,雖然粽子已經發展為工廠化生產,但五芳齋在粽子的包裹紮線工藝上仍然保留傳統手工技藝,按照初步造型、加部分料米、加餡、加料米、稱量、定型、裹紮的程序開展裹粽操作,要求料米分兩次投放,投放量正確,內餡投放位置取中間,造型規範,四角端正,兩端大小均匀,線按標準裹繞,鬆緊適當。如深受食客青睞的大肉粽,糯滑爽口、香而不膩、瘦肉塊大、酥而不柴的味道。 

    本報特約記者   謝意  圖/文